安徽文职公共科目

首页 > 试题资料 > 文职公共科目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A.金属货币B.观念货币C.现实

华图军队文职题库 | 2023-08-30 22:26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

  A.金属货币

  B.观念货币

  C.现实货币

  D.足值货币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流通手段亦称“购买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借以实现商品价值的职能。流通手段有如下几个特点:(1)它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再是观念上的货币,因为它要发生持有者的变化。(2)它可以是货币代用品而不一定必须是金属货币,因为流通手段只是一种媒介,转瞬即逝。(3)它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具有排他性。(4)它有一个必要量问题,而不再是可多可少的,这个必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要点:

  A项: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货币之一。金属货币之所以能在流通使用中逐渐取代了自然物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这是世界各国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可以是货币的代用品,不一定必须是金属货币。A项错误。

  B项:观念货币是指存在于人们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是实在货币的客观反映。它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发挥计算货币的作用。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表现商品的价值和衡量其价值的大小,并由此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商品价格,但这只是为商品流通提供准备,还不是现实的流通,因而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存在。而货币在执行流通职能时必须是现实货币。B项错误。

  D项:足值货币一般指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可以说除去信用货币、纸币和金属货币,其他担任过货币角色的各种商品,都可以称之为“实物货币”。如众多的生产、生活资料,像农具、牛羊、石器、贝壳、棉花、粮食等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当过货币。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货币。D项错误。

  来源: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模考大赛第十三期

军队文职试题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军队文职模考大赛,文职模考大赛,请继续查看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模考大赛第十三期试题题库或最新军队文职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