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面试备考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师面试备考

教师招聘初中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安徽教师招聘网 | 2023-09-09 09:28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分析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2.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学会正确评价曹操的方法,提高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3.感受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养成辩证评价人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正确地评价曹操的功与过;区分赤壁之战的史实与《三国演义》记载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上课初,教师提问学生“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待学生回答后,顺势引出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官渡之战

课件呈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东汉末年的形势。教师总结补充东汉末年的局势为: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为扩张势力,征战不休,使得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渴望安定。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北方的割据势力都有谁,谁最有可能完成北方的统一。最后,让学生阅读官渡之战的形势图,小组讨论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

环节二:赤壁之战

播放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视频,之后引导学生说明舌战群儒与哪一场战争有关。之后课件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让学生以填表的形式总结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最后展开曹操认识大会,引导学生从功过两方面正确的评价曹操。

环节三:三国鼎立

通过提问学生“有人说:‘曹操称帝,建立了魏国’,这种说法正确吗?”引出三国鼎立形势图。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出三个国家分别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之后开展“如果你是三国当中某国的君主,你将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呢?”,引导学生明确魏、蜀、吴三国的统治措施。

(三)随堂巩固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片段,学生说说关于《三国演义》中对于赤壁之战是如何记载的,有哪些精彩的情节。最后,对比赤壁之战的历史记载和小说中的记载,让学生明确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的史实,认识到小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课堂小结

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总结,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收获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顾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

(五)课后作业

在课后,搜集和阅读曹操所写的诗歌如《龟虽寿》《观沧海》,想想这些诗歌体现了曹操怎样的品质,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五、板书设计

0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