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01】神经系统的组成
组成 | 神经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组成 |
基本活动方式 |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
优势原则 | 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与有关的大脑皮质区域是否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有关。兴趣能促使“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使人感兴趣的事情,能让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于其上,对其他的无关刺激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
镶嵌式原则 | 当人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只有相应区域的大脑皮质在工作(兴奋),与这项活动无关的区域则处于休息(抑制)状态。随着工作性质的转换,大脑皮质的工作区与休息区不断轮换,好比镶嵌在一块板上的许多小灯泡,忽亮、忽灭,闪闪发光。这使得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劳逸结合,维持高效率 |
动力定型 | 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先后顺序出现,当重复多次以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某种活动开始了,做起来很自然;每当前一个刺激出现,大脑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做了准备。建立动力定型以后,脑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消耗,从而获得最大的工作效果 |
睡眠 | 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有规律的、充足的睡眠是人体生理的需要 |
幼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 | 脑的重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
神经髓鞘化过程不断完善 | |
脑细胞的耗氧量大; 幼儿脑的耗氧量大约为全身耗氧量的50% | |
脑细胞对能量的需求单一; 中枢神经系统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 |
大脑皮层活动易兴奋、易疲劳、难抑制; 幼儿的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
视觉器官的发展 | 5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幼儿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这称为生理性远视。随着眼球的发育,眼球前后距离变长,一般到5岁左右,就可恢复正常的视力 |
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 | |
发现幼儿斜视要早治; 斜视: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称为斜视(斜眼) | |
尽早发现弱视; 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眼部疾病 | |
玻璃体透明度大,视力比较敏锐; 人的辨色力在1周岁时才出现,3岁时已发育完全,但最初只能辨别红、黄、蓝等基本颜色,对相近的颜色还不能清楚地分辨,还必须通过训练来发展 |
听觉器官的发展 | 耳廓易生冻疮; 因耳廓皮下组织很少,血循环差,易生冻疮 |
外耳道易生疖 | |
易患中耳炎; 幼儿的耳咽管比较短,耳腔宽,位置平直,鼻咽部的细菌易经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
对噪声更敏感 |
骨 | 骨在生长; 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骨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
腕骨还没钙化好;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 |
骨盆还没长结实;所以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 | |
骨柔软、弹性大、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 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地现象,称为“青枝骨折” | |
脊柱生理性弯曲还没有发育完全; 成人脊柱从侧面看有四个弯曲,被称为“脊柱生理性弯曲”,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 |
骨连接 | 幼儿关节的伸展性及柔韧性超过成人,故关节活动的范围大于成人;而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如外力作用不当,容易发生脱臼 |
骨骼肌 | 容易疲劳,容易恢复 |
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
【考点207】循环系统的发展
鼻 | 鼻腔狭窄易发生鼻阻塞 |
睡觉打鼾要查查鼻咽 | |
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侧; 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 | |
咽 | 幼儿会厌软骨反应不灵敏,因此异物容易进入气管导致疾病,所以应特别注意幼儿的饮食 |
喉 | 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幼儿的音域窄,不宜唱大人的歌 |
肺 |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婴幼儿胸部肌肉不发达,胸腔狭小,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 |
心脏 |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新生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140次左右 |
锻炼可强心,但要适度 | |
预防动脉硬化应始于幼儿 | |
血液 | 幼儿时期血液总量增加很快,人体缺少维生素B12和叶酸可引起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
淋巴结 | 幼儿患口腔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或头上长疖子,都可以使颈部淋巴结肿 |
若全身淋巴结普遍肿大,那就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信号,不是小毛病,需及时就医 |
乳牙 | 乳牙的生理功能:咀嚼食物,帮助消化;促进颌骨的发育;有助于口齿伶俐;有利于恒牙的健康 |
食道 | 婴幼儿食管比成人短而窄,黏膜柔嫩,管壁较薄且弹性较差,易受损伤 |
胃 | 婴儿的贲门比较松弛,且胃呈水平位,即胃的上口和下口几乎水平,好像水壶放倒了一样 |
肠 | 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 |
肝脏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物质代谢、储藏养料及解毒等作用。婴幼儿肝脏占体重之比较成人大,分泌胆汁较少,胆汁内含有较多的水分、黏液素和色素,促进胰腺、肠液消化作用的物质较少,因而消化脂肪的能力较差 |
唾液腺 | 出生3—4个月时,唾液腺分泌量明显增加,但由于婴儿口腔较浅,又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唾液,因而出现流涎现象,即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
组成 |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
泌尿系统的特点 | 由“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 |
尿道短,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 | |
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全,容易扩张、受压及扭曲,从而导致梗阻,造成尿滞留而诱发感染 | |
膀胱受脊髓和大脑的控制,幼儿尿量少而次数多,一般1.5岁左右可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 | |
3岁以后,幼儿患急性肾炎的多了。该病的主要表现是浮肿、血尿、高血压。浮肿最早是面部,尤其眼睑浮肿最明显 |
皮肤的发展 | 幼儿皮肤薄嫩,保护功能差,易受损伤和感染 |
婴幼儿皮肤的散热和保温功能都不及成人 | |
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
垂体 | 脑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被称为“内分泌之王”; 小儿入睡后,生长激素才大量分泌。若睡眠不安、睡眠时间不够,就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幼儿时期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甚至患侏儒症,而智力发育一般正常;反之,幼儿时期若由于脑下垂体机能亢进,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生长速度过快,甚至患巨人症 |
甲状腺 |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学前期,若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发生呆小症(克汀病),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且身体下部量明显短于上部量,并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和言语障碍,基础代谢过低 |
免疫器官 | 胸腺位于胸骨后,在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生长旺盛,青春期达到高峰,之后逐渐萎缩。胸腺对婴幼儿免疫功能的建立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制造T淋巴细胞和B淋巴系统的主要场所,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
淋巴结及扁桃体等也是免疫器官。小儿出生后淋巴结及扁桃体逐渐发育完善,于青春期到顶峰 | |
免疫活性细胞 | 免疫活性细胞是指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如病毒、细菌侵入人体)能产生免疫反应,即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 |
免疫分子 | 免疫分子主要由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组成,在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婴幼儿免疫系统的特点 |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完善 |
容易得传染病 | |
变态反应性疾病为常见病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性 |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具有不均衡性 (一)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均衡 (二)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衡 (三)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 |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 |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具有相互关联性 |
神经系统 | 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是领先的 |
淋巴系统 | 发育也比较早,10岁左右达到高峰,10岁以后淋巴系统逐渐退缩到较低水平 |
生殖系统 | 在童年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发展,进入青春期后才会迅速发育 |
先天因素 | 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 |
后天因素 | 包括营养、体育锻炼和劳动、生活制度、疾病、环境等 |
形态指标 |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和坐高 |
生理功能指标 | 指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
心理指标 | 一般从感觉、知觉、语言、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和性格等方面进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