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报考指导

首页 > 遴选公选 > 报考指导

国家公务员局_2024中央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网站

国家华图 | 2023-10-30 14:54

收藏

  国家公务员局_2024中央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网站由国家华图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4国家遴选公务员报名入口考试信息。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局_2024中央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网站,2024中央遴选和选调报名入口,2024选调公务员报名,2024公遴选报名快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遴选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局_2024中央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网站

  国家华图:2024年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已开始!2024年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采取报名人员个人意愿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为2023年10月29日8:00至11月7日18:00,请考生注意报考时间。各部门收到报名人员上传的《报名推荐表》后,进行资格审查,并通过报名系统反馈资格审查结果。报名人员可于报名2个工作日之后,登录报名系统查看资格审查结果。

>>>2024年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入口<<<

  一、2024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步骤

  1.报名人员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注册,设置个人密码,填写详细信息。用户名和个人密码是查询资格审查结果、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依据,请报名人员务必牢记。

  2.报名人员通过报名系统上传近期2寸免冠正面证件照(照片文件应为jpg格式,30K以下)。

  3.报名人员填报职位后,下载打印自动生成的《2024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推荐表》或者《2024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报名推荐表》(以下统称《报名推荐表》),不得进行改动。如需对《报名推荐表》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须通过报名系统进行,且须重新下载打印。

  4.报名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报名推荐表》报任免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盖章。

  5.报名人员将审核盖章后的《报名推荐表》制作成电子文档(扫描或拍摄,电子文档须处理为jpg格式,大小控制在200K以内),并通过报名系统上传,上传后须进行职位提交。改报职位或者退订职位后报考新职位,需重新下载打印《报名推荐表》,审核盖章并再次上传。

  专门面向选调生的遴选职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统一组织推荐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报名步骤的,视为放弃报名资格。每名报名人员限报1个面向所有公务员的遴选职位或者选调职位。要诚信报考,凡弄虚作假者,取消遴选或者选调资格。

  本次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不收取报名费。

招聘人数最多的十大职位

更新时间:10月29日8:00-11月7日18:00

排名地区职位代码招聘单位职位名称招考人数详情
1公开遴选0107002001外交部外交业务职位(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25查看
2公开遴选0107002002外交部外交业务职位(二)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6查看
3公开遴选0107003001外交部党务纪检职位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6查看
4公开遴选0107001002外交部财务和预算管理职位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5查看
5公开遴选0107002004外交部法学职位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5查看
6公开遴选0107002003外交部经济金融职位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4查看
7公开遴选0107001001外交部土木工程职位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3查看
8公开遴选0107008001国家发展改革委内设处室(四)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3查看
9公开遴选0107128004公安部二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3查看
10公开遴选0107006001交通运输部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3查看

  二、2024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

  1.报名范围:

  国有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报名人员除应当具备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调任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的资格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下列工作经历和任职资历:

  现任中央企业总部工作部门下设处室负责同志或者企业总部及下属单位相当职务层次人员;现任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企业工作部门(处室)或者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当职务层次人员;现任市(地、州、盟)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当职务层次人员;在中央企业地方下属单位工作的,比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地、州、盟)属企业现任相当职务层次人员;以及在上述国有企业工作,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须在五级、六级管理岗位,其中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须在五级管理岗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须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市(地、州、盟)直属事业单位副高级岗位2年以上或者正高级岗位。

  (2)具有公开选调职位要求的相关工作经历。

  (3)除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外,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3周岁以下(1979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副处长或者三级、四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2年11月以后出生)。

  (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5)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公开选调职务职级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7)符合公开选调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工作经历年限、任职经历年限和年龄的计算时间截至2023年11月,现任职务以报名前的任职为准。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选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6)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7)正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

  (8)尚在试用期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未满1年的。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报名人员不得报考任职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选调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三、2024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填报说明

  请报名人员认真阅读填报说明,按要求依次完成“填写个人详细信息”“选择笔试考试地点”“上传照片”“填报职位”等环节。信息填写务必真实、准确、规范、清晰。系统将根据填报内容自动生成《2024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报名推荐表》。其中,“本人承诺”栏目须由报名人员手写签名。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 姓名(包括少数民族用名):填写本人真实姓名,并与身份证登记姓名保持一致。

  2. 工作年限:填写实际在岗工作年限,可按月累计计算,不足1年的,不计入工作年限。例如:累计工作年限为8年以上不满9年,填8年。

  3. 职称:非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其他”,并在输入框中注明,没有职称的,填“无”。

  4. 职务属性: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与本人职务相对应的内容,选择“其他”的,应在输入框中注明。

  5. 工作单位隶属层级: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与所在单位相对应的内容,选择“其他”的,应在输入框中注明。

  6. 专业:填写所学专业的具体名称,多专业的只填写符合报考职位要求的专业。

  7. 学历:填写通过全日制或者在职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

  8. 学位:填写通过全日制或者在职教育获得的最高学位。

  9.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填写本人目前所在单位及所任职务。例如中国XX公司XX部门,办公室主任。

  10. 工作单位所在地:填写到市(区)。例如工作地点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填写到北京市东城区即可。

  11. 学习经历:填写大学阶段及以后的学习经历,注明时间、院系、全日制或者在职学习、学历学位。例如:2001年9月—2005年7月,某大学法学系,全日制学习,本科,法学学士。

  12. 工作经历:按工作单位、职务层次分段填写,填写应完整连贯。与报考职位资格条件要求相关的工作经历应注明。例如:

  2005年8月—2010年8月, XX公司XX部门XX处室,XX职务;

  2010年8月至今, XX公司XX部门XX处室,XX职务。

  13. 年度考核情况:事业单位人员填写优秀、合格、基本合格或者不合格,企业人员按照年度考核等次如实填写。

  14.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已婚者填写配偶、子女和父母相关情况,未婚者填写父母相关情况,离异或者丧偶者填写父母、子女相关情况。格式为姓名、关系、所在单位及职务。例如:王某,父亲,某市第一中学教师。

  15. 本人承诺:报名人员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承诺,信息不实引起的相关责任由报名人员本人承担。签名务必由本人手写。

  16. 任免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意见:任免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推荐的,在指定位置盖章并填写联系人、联系电话。公章图案应工整清晰。

  17. 其他(奖惩情况等):注明以上栏目之外的重要信息,例如具有相关行业资格证书、获得市(地)级以上重要表彰奖励等情况。如没有则填“无”。

  18. 填报职位:按照《2024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职位表》公布内容填写。

  本说明未尽事宜,可参阅《2024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或者通过2024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专题网站公布电话进行咨询。

  更多关于2024年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和2024年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的信息,请关注下方专题。

  2024年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考试专题:https://ah.huatu.com/zt/glxksgg/

  图书推荐:2023公务员遴选图书教材

  以上是『国家遴选公务员报名入口』国家公务员局_2024中央遴选和选调公务员报名网站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4中央遴选和选调报名入口,2024选调公务员报名,2024公遴选报名,国家华图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遴选公务员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水果都是些娇气的东西,怕摔怕碰,怕冷怕热。所以,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烂果子。基于“勤俭节约”是国人崇尚的一种美德,于是,那些摔坏的苹果被老妈紧急做成了果盘,出现褐色斑块的鸭梨变成了梨汤,还得从长出青霉的橘子中抢出两瓣来吃。这些抢救性吃法究竟对不对?我们还得从烂果子的来源说起。
?
一般来说,产生烂果子的原因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由于磕磕碰碰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二是由于低温引起的冻伤,三是由于微生物侵染引起的霉变腐烂。
?
这三类损伤中,机械性损伤是最常见的。比如,车筐里装一袋子又红又大的苹果,然后经过了一段正在挖沟的小路;又或者一个品相完好的苹果,在洗干净甩水的时候飞向了地板。结果,就是你只能直面一堆“鼻青脸肿”的大苹果了。还好,这样的碰撞并不会引起什么。那些变软的部位,只是因为碰撞,细胞发生了破损,细胞质溢出。同时,由于细胞损伤,一些无色的多酚类物质被转化为深色的醌类物质,使得伤口呈现出特别颜色(其实,切开的苹果不立即吃完,也会变成褐色)。不管怎么说,纯属碰伤的烂苹果只会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不悦。只要在碰撞后短时间内吃完(别让细菌在上面安居乐业),这类“坏果子”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
夏天时,我们通常会把水果送入冰箱。但是,在冰箱里面放了一晚的香蕉,变成了烧火棍的模样。于是,“扔还是不扔”又成了难题。实际上,香蕉就是因为温度过低而“患病”的。在低温条件下,香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会急剧降低,不能及时清除细胞内自由基。越积越多的自由基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结构。另一方面,低温还能提高果胶酯酶的活性,这种酶会分解不溶性的果胶,从而使香蕉组织变软。
?
放在冰箱里的香蕉果皮还会变黑,这是因为果皮中的聚苯氧化酶(PPO)把香蕉皮中天然存在的酚类聚合为多酚,这种多酚是一种与人体皮肤中黑色素类似的物质。此外,香蕉果皮的细胞膜破损之后,会释放出多巴胺,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这种物质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棕色物质。这样一来,香蕉就变得又黑又软了。
?
虽然成因不同,但是冻伤香蕉和碰伤苹果的结局是相似的——都是细胞的破损。如果没有细菌去抢占这些破损细胞的营养,这类坏果子也是相对安全的,虽然味道和口感会差一点。不过,由于细胞的破损,氨基酸、糖和无机盐等从细胞中流出来,给致病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一旦被霉菌侵占,问题就不同了。
?
与碰伤、冻伤不同的是,霉变的水果,垃圾桶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在水果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以扩展青霉为代表的青霉,它们产生的展青霉素会引起动物胃肠道功能紊乱、肾脏水肿等病症,并且因为展青霉素与细胞膜的结合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它们会赖在细胞上不走,会对细胞造成长期的损伤,甚至有致癌的可能。小鼠经口服用的半数致死剂量为,雄性每公斤体重46.3毫克,雌性每公斤体重29~48毫克。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把霉变部位去除再食用也未必安全,因为霉菌产生的展青霉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调查就发现,霉变苹果上外观正常部位的展青霉素含量为霉变部位的10%~50%。正常部位的苹果的展青霉素含量可能高达3毫克每公斤。这样看来,还是把已经霉变的水果都送进垃圾桶更保险。
?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外观有明显变化的烂果子,我们还经常碰到一些变味的水果。比如,放久的苹果散发出了酒味,还能不能吃?如果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异常,口感上还可以接受,本着节约的原则,还是可以吃的。因为,水果(特别是苹果)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可能因为缺氧,转而进行无氧呼吸,将苹果内部的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于是,我们就闻到酒味了。这里还要同那些已经变软变黑发出酒味的苹果区别一下。因为,这种发酵的苹果上很可能存在其他有害的杂菌,这样的果子最好参照霉变果子处理。
?
如果一个坏水果,你判断不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损坏,那就扔掉。

39 、根据文章描述,香蕉在冰箱中变黑变软,会:
A.减少营养
B.影响口感
C.致病
D.破坏维生素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香蕉在冰箱中变黑变软”出现在原文第五段和第六段。原文第五段指出“香蕉在冰箱中变黑变软”的原因,原文第六段指出香蕉在冰箱中变黑变软后的结果,根据“如果没有细菌去抢占这些破损细胞的营养,这类坏果子也是相对安全的,虽然味道和口感会差一点”,可知这样的香蕉会影响口感。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影响口感”符合上述信息。
因此,选择B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