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下列关于生活常识,对应错误的是:
A.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B.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以及水汽等
C.在一天内臭氧含量通常白天高于夜间
D.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地球大气层中臭氧总量有较明显的时空变化:赤道附近最低,纬度60°附近最高;任一地区在春季最大,秋季最小;在一天内臭氧含量通常是夜间高于白天。所以选项中应是“夜间高于白天”,而非“白天高于夜间”。故C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要点:
A项: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O)、二氧化碳(CO?)、氧化亚氮(N?O)、氟利昂、甲烷(CH?)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以上是安徽事业单位联考职测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事业单位联考,2024安徽事业单位模考,事业单位职测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联考职测模考第三季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