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图形之间有相似的立体图,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观察九宫格发现,第一、二行,前两个立体图形拼接起来组成第三个立体图形,第三行应用规律,问号处应为图3右面的四面体,排除B、C项;进一步观察,D项的比例不对,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2.(单选题)花序是指花在花轴上不同形式的序列。其中,伞房花序的特点是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整个花序的花几乎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伞形花序的特点是在总花梗顶端集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放射状排列如伞。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伞房花序的是:
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伞房花序”,关键信息如下:
①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
②整个花序的花几乎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花梗等长,没有体现“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不符合定义;
B项: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而且整个花序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符合定义;
C项:花梗等长,没有体现“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不符合定义;
D项:花序的花呈扇形,不符合“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3.(单选题)长距离的地下运输管道在遭遇重大地质断层事件或较大地面运动时可能遭到灾难性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用膨胀苯乙烯(EPS)土工泡沫块对管道进行保护,并基于先进的三维计算机模型,评估了在水平断层破裂情况下,由这种土工泡沫块所保护的管道的机械性能。结果发现,它们可以在断层破裂时自压缩,从而减少周围土壤对管道施加的压力,保证了管道即使遭遇水平断层破裂的情况时仍可正常运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土工泡沫块是一种廉价轻质材料的聚合物,抗压性较低
B.土工泡沫块保护下的管道可以承受极高强度的构造变形
C.三维计算机模型评估了土工泡沫块所保护的管道的机械性能
D.土工泡沫块这种材料可变形,因而具有出色的保护管道的性能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它们可以在断层破裂时自压缩,从而减少周围土壤对管道施加的压力,保证了管道即使遭遇水平断层破裂的情况时仍可正常运行。
论据:。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土工泡沫块是一种廉价的聚合物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排除;
B项:建立联系。土工泡沫块保护下的管道可以承受构造变形证明土工泡沫块确实在遭遇水平断层破裂的情况时可以保证管道可正常运行,具有加强的作用;
C项:无关选项。讨论的是三维计算机模型的作用,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排除;
D项:不明确项。具有保护管道的性能但是不明确是否是题干中所说的在遭遇水平断层破裂的情况时仍可正常运行。
因此,选择B选项。
4.(单选题)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时,电功率与导体电阻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在一个220V的电路中,甲、乙两只灯泡串联,它们的规格分别为“220V,60W”和“220V,30W”,此时关于两灯泡亮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灯更亮
B.两灯一样亮
C.乙灯更亮
D.两灯均可以正常发光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电路知识。
第二步,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
灯泡甲和乙的规格分别为“220V,60W”和“220V,30W”,由“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可知灯泡甲和乙的电阻比为1∶2。将灯泡甲和乙串联入电路中,则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同,由“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时,电功率与导体电阻成正比”,可知两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比为1∶2。灯泡乙的实际功率较高,所以灯泡乙更亮。
因此,选择C选项。
5.(单选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④⑥,②③⑤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此题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图①④⑤均为中心对称图形,图②③⑥只是轴对称图形,分成两组。
因此,选择C选项。
6.(单选题)某研究将行走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零星地短时间行走,另一类是不间断地行走10分钟以上。该研究追踪了某国16732名66岁至78岁女性,4年随访期间有804名女性去世。结果发现,不管是零星散步还是较长时间地不间断行走,步数更多的人寿命更长;在约4500步之后,这种效应趋于稳定。研究者提出,只要开始走路,就能降低老年女性死亡风险。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不能质疑研究者的结论?
A.中青年女性的生活方式和老年女性有很大不同,每天行走步数与死亡率没有显著关联
B.正确的走路方式,才能使身体变得健壮,不当的走路方式和姿势,会危害身体健康
C.在这个年龄段,每天能够自主行走达到一定步数,通常意味着有更好的整体健康状况
D.能够坚持走路的人,或者有更多的生活内容,或者有更好的健康意识,这两者均有益健康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只要开始走路,就能降低老年女性死亡风险。
论据:该研究追踪了某国16732名66岁至78岁女性,4年随访期间有804名女性去世。结果发现,不管是零星散步还是较长时间的不间断行走,步数更多的人寿命更长;在约4500步之后,这种效应趋于稳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论点强调的是开始走路和老年女性死亡风险的关系,而该项谈及的是中青年女性的生活方式,与论点无关,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解释了走路方式跟健康的关系,可能是正确的走路方式影响了死亡率,而不是只要走路了,就能降低死亡率,具有削弱的作用。
C项:因果倒置。健康的人每天能够自主行走达到一定的步数,而不是走路导致良好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了死亡率,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论据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还有生活内容和健康意识,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7.(单选题)在我国北方的春天,树木花粉是一种主要的过敏源,它们通过空气传播、不可避免地被吸入体内,使过敏体质人群产生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与此同时,作为树木种子的杨柳飞絮同样使过敏人群感到不适,有研究人员认为,杨柳飞絮虽然会使呼吸道产生不适,但它不是过敏源,许多声称杨柳飞絮过敏的人实际上是花粉过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论证?
A.杨柳飞絮容易进入人的呼吸道,并粘附其上产生刺激作用,出现类似过敏的症状
B.杨柳飞絮漫天飞舞之时,正值很多种树开花之际,二者在时间上存在着重叠
C.杨柳飞絮含有油脂和多糖类物质,作用在皮肤上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变成一种过敏源
D.由于被杨柳飞絮包裹携带,风媒花粉更容易进入呼吸道引起过敏反应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杨柳飞繁虽然会使呼吸道产生不适,但它不是过敏源,许多声称杨柳飞絮过敏的人实际上是花粉过敏。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杨柳飞絮产生的是“类似”过敏的症状,说明不是真正的过敏,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由于杨柳飞絮和花粉在时间上存在着重叠,故容易让人产生混淆,说明许多声称杨柳飞絮过敏的人实际上是花粉过敏,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杨柳飞絮是可以变成一种过敏源,故论点中“杨柳飞繁虽然会使呼吸道产生不适,但它不是过敏源”的说法错误,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真正引起过敏的还是花粉,说明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8.(单选题)如图,用绳子分别将两颗不同的磁力球M1和M2系在上、下两个平面上,M1、M2互相吸引,此时上平面对M1的作用力为F1,下平面对M2的作用力为F2,则以下关于F1、F2说法准确的是:
A.F1大于F2
B.F1等于F2
C.F1小于F2
D.无法判断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力学。
第二步,分析原理。
M1和M2存在相互吸引力,且力是等大反向的,则吸引力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等大,F1在竖直方向的分力等于M1的重力+F在竖直方向的分力,F2在竖直方向的分力等于F在竖直方向的分力-M2的重力,因此,F1>F2。
因此,选择A选项。
复合题
某校组建篮球队,需要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8名候选者中选出5名球员,为求得球队最佳组合,选拔需满足以下条件:
(1)甲乙丙3人中必须选出两人;
(2)丁戊己3人中必须选出两人;
(3)甲与丙不能都被选上;
(4)如果丁被选上,则乙不能选上。
9.(单选题)如果添加前提“如果庚被选上,则辛也被选上”,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和乙能被选上
B.丁和戊能被选上
C.乙和庚能被选上
D.己和辛能被选上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结合(1)(3)可知:乙一定被选上,且甲丙只选其一。
由(4)丁→?乙,且乙一定被选上,可知:丁未被选上,结合(2),可得:戊己一定被选上。
至此,共4人被选上,又8人中需选出5人,所以庚辛二人中只选其一,且“庚→辛”,如果庚被选上,则辛也被选上,这样就有6人被选上,与题干不符,故庚未被选上,因此辛一定被选上。
所以,一定被选上的是乙、戊、己、辛。
因此,选择D选项。
10.(单选题)如果添加前提“如果戊被选上,则甲不能被选上”,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和乙能被选上
B.乙和丙能被选上
C.乙和丁能被选上
D.丁和庚能被选上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结合(1)(3)可知:乙一定被选上,且甲丙只选其一。
由(4)丁→?乙,且乙一定被选上,可知:丁未被选上,结合(2),可得:戊己一定被选上,排除C、D项。
又因“戊→?甲”,且戊一定被选上,可知:甲未被选上,则丙一定被选上,排除A项。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