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景阳冈》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景阳冈》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精彩篇章。它通过饮酒、上冈、打虎、下冈几个片段,刻画了一个打虎英雄——武松豪放、英雄的形象。
根据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倚”等17个生字,会写“冈”等15个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情境体验等方式,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能对武松做出简单评价。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身心发展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生字词的学习;难点设置为对武松人物性格的分析。
二、说学情
小学生开始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能力和社交经验缺乏。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三、说教学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已经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形成了一定的阅读实践经验,因此我将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选择切入点,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初,教师先进行提问:大家看过四大名著?有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看过的内容吗?今天,我们就可以看一看水浒传当中和武松有关的故事。由此进入今天学习的课程——《景阳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是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交流作者生平事迹、及相关资料的分享。其次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如,倚:倚靠(yǐ)。同时要求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归纳文章的大概内容。评价方式为学生互评。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轮的学习已经初步感知文章,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大致内容。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感受作者的感情。在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问题: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大概内容是什么?
我会先引导快速学生默读全文,先结合自己的理解讨论,再教师做出总结。学生不难得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2自然段)讲武松进店饮酒,连饮许多碗烈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讲武松上了景阳冈,见到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本想返回。又怕人耻笑,最终决定继续上冈。第三部分(第6、第7自然段)讲武松与猛虎一番恶斗,终于打死了老虎。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讲武松打虎后精疲力竭。一步步挨下冈来。课文的前两部分交代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条件,鲜明地勾勒出武松的性格为后文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详细描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场面惊险刺激,扣人心弦。面对猛虎的来势汹汹,武松先是机智避让,接着看准机会出手,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描写。让一个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的打虎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接下来引导学生根据重点语词,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从第1、第2自然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从“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你休说这话来吓我”等语句中体会武松的豪爽、倔强、固执。又如,可以引导学生从描写武松上冈时心理活动的语句中体会武松的心理变化:从他先是想到“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可以看出武松自尊心很强,面子观念很重;从他转念一想“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可以看出他虽有犹豫,但更多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同时还流露出艺高人胆大的自信。再如,武松将老虎打倒在地后。“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可见他的小心谨慎:确认老虎已死后,武松发现自己的体力已经耗尽了。这时他相到万一再遇到老虎,肯定难以应付,干是就果断下风。可见他也有思虑周全的一面。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知
接下来是巩固环节,我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深化,提出:复述武松打虎的经过。课文第6、第7自然段详细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学生通过结合插图,感受武松打虎的气势,再找出文中的相应段落默读。对于这一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明确武松和老虎的表现是故事的重点,要尽可能详细地复述这部分内容,如老虎抓人时的“三招”、武松躲避时的“三闪”、武松如何赤手空拳打猛虎、老虎如何反扑挣扎。
(五)归纳总结,深入了解
我会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本节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将布置以下作业:1.搜集有关作者得其他作品。2.分析一下《水浒传》中其他任务的性格特点。
五、说板书设计
接下来我说一下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浓缩和精华,我的板书清晰明了,突出了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