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面试备考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师面试备考

教师招聘高中道德与法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说课稿

安徽教师招考网 | 2024-01-26 16:16

收藏

一、说教材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是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三框题的内容。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通过这一目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明确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持开放的态度;第二目是立足国情,交流互鉴,通过这一目的学习帮助学生明确,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立足中国的国情,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作用。

根据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态度,以及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立足国情交流互鉴,从而提升案例分析的能力。

3.树立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依据以上对于教材内容与作用的分析以及对于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难点是理解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二、说学情

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理解本课的知识原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案例、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从身心特点来看,高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容易偏激。所以通过本框澄清一些认识偏差,特别是引导学生明确我们对待外来文化要树立开放的心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三、说教法

根据本课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主要以引导启发法为主,同时融合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设置情景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四、说学法

我确定如下学法:案例分析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情景教学法,探究法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时政导入

在上课伊始,多媒体展示习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时候说的话:“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请学生边看这句话边思考,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我们还应该树立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那么在对待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时政可以时刻提醒着学生我们应该多了解时事政治,多关心国家大事。

(二)新课讲授

1.两种错误的观点

首先多媒体展示这样一段文字:全盘西化论认为,“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西化。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不能丢失,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要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恢复“儒教”,返回孔孟之道,在全社会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古;四书五经就是当代文化,只要念好四书五经就能够建成文化强国。

请学生边看案例边思考,上述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全盘西化”论尽管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族和自由思想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望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不管是彻底排除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还是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都是错误的。

本身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这两个错误的观点是非常的抽象,通过这样一段文字的解释便于学生理解什么是全盘西化论什么是文化复古主义。

2.保持开放的心态

之后继续多媒体展示课本105页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请学生边看这段话边思考,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首先“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是一种彻底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次“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说明文化发展必须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段文字有部分学生其实已经读过,拿学生熟悉的文字来讲解学生不熟悉的知识点,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继而攻克本节课的重点。

3.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首先多媒体展示两则案例:

案例一:宋明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借鉴了佛、道二教的思辨化哲学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回归儒家原典,从儒家文本中寻找阐发“形上之道”的金典依据,为儒家建立了一个包含宇宙社会人生、贯通形上形下的庞大哲学体系。这使得理学具有思辨化、重义理的鲜明特性,大大提升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辨化程度。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吸收、整合外来文化为我所用的能力。

案例二: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从莫斯科归国后,教条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请学生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五分钟,为什么宋明理学提升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辨程度,而王明运用马克思主义,却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宋明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借鉴了佛、道的思辨化哲学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回归儒家原典,并不是一味的借鉴,而是借鉴对于我们有利的,并且结合自身情况。而王明没有认识到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的文化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立足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应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通过这种对比的形式很容易帮助学生明确,对待外来文化我们需要立足国情,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而攻克本节课的难点。

(三)巩固提升

在巩固环节我会请学生思考在文化交流中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这二者是否矛盾,请学生同桌两人交流讨论三分钟。

学生回答后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而“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共处等。只有“以我为主”才能更好的“海纳百川”才能更好的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小结作业环节

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畅谈收获,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框架,另一方面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写一篇关于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小论文。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着清晰明了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0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