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九年级下册《江城子·密州出猎》
2.内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词;
(2)分析词中的典故;
(3)配合试讲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10分钟左右。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擎苍”“貂(diāo)裘”等生字词,了解作者及本首词的写作背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词并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本首词中用典的手法,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3.体会词人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及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首词重点生字词,学习词中用典的艺术手法,感受豪放词风。
难点:感受词人的豪迈气概及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会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启发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旧知,导入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进而引导学生:本节课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析诗题,了解作者及背景
(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苏轼的了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2)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本首词的写作背景:
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2.解决生字词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问题。
(2)教师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并且进行指导:
右擎苍(qínɡ) 貂(diāo)裘(qiú) 鬓微霜(bìn) 酒酣(hān)
3.指导诵读,概括全诗
(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读后进行诗歌节奏与停顿的指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提问:这首词讲了什么内容?
要求:学生进行概括。
明确: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全文描绘了哪些内容?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
明确:狂。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2.提问: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盛况,目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3.提问: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豪壮。
4.提问:作者的这些情感在文中如何具体体现的?
明确:(1)“鬓微霜,又何妨!”(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
5.提问:借助课下注释,总结下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1)亲射虎,看孙郎。
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天狼星比喻敌人。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以及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引导: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那么是否还需要作者这样的壮志豪情?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点评。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
明确: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收集苏轼其他你认为优秀的作品,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2.课后搜集资料,找出两个精忠报国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
江城子·密州出猎
推荐资料: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