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在宗教的文献中,流传着关于“天堂”“地狱”之类的说法。“天堂”被描绘成无限美好,人人都是神仙,在“地狱”中,却是另外一种景象,各种鬼魂受尽折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堂、地狱”中的神鬼根本不存在,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能找到对应的客观存在
B.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了真实的、相似的物质世界
C.人们的心中天然存在着宗教,是与生俱来、永恒存在的
D.劝人向善体现出宗教的合理性,因此宗教对社会发展一直起到促进作用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天堂”和“地狱”实际上是对人间生活的美化和丑化,神和鬼实际上是对人的神化和鬼化。人们在神鬼的形象中寄托着自己的幻想和恐惧。因此,在“天堂”和“地狱”中,神和鬼根本不存在,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能找到对应的客观存在。故A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要点:
B项:宗教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同样是人们对社会的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但是宗教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式又有所不同,它对现实的反映不是真实的、相似的,而是虚幻的、颠倒的。B项错误。
C项:宗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虚幻反映,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错误认识。因此,宗教并不是天然存在于人的心中,也不是与生俱来永恒存在的,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项错误。
D项:在社会发展中,只看到宗教的消极作用而看不到其积极作用,或者只看到宗教的积极作用而看不到其消极作用,都是片面的。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而非认为宗教对社会发展一直起到促进作用。D项错误。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事业单位模考,公共基础知识模考,2024安徽公基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第三季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