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对存在和意识、物质和思维何为本源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历史唯物主义
B.物质世界处在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辩证唯物主义
C.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机械唯物主义
D.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辩证唯物主义有两大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同时它们又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物质是运动的、发展的、彼此联系的,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要点:
A项: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自己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把事件是否成功归结于“时运”,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选项中应是“历史唯心主义”,而非“历史唯物主义”。A项错误。
C项:“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的观点认为英雄人物可以创造历史,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只有人民群众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剧中人”。这种观点不仅否定了任何人的活动都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更否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因此属于历史唯心主义。所以选项中应是“历史唯心主义”,而非“机械唯物主义”。C项错误。
D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世界的本原,过分夸大人的精神作用,强调精神万能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意思是“人的理性”主宰着整个自然界,为自然界划分秩序,规定着自然界的发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所以选项中应是“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客观唯心主义”。D项错误。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事业单位模考,公共基础知识模考,2024安徽公基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第四季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