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应聘高中音乐老师的XX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课题是《阿细跳月》。下面我将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是教材分析,《阿细跳月》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全一册,第七单元第七课。本节课是一节欣赏课,“阿细跳月”,是彝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云南弥勒阿细人聚居区,因躲在月光下,篝火旁起舞,故名叫“阿细跳月”。
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聆听并享受音乐的乐趣,增进对我国民族舞蹈音乐的热爱。
2.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3.在欣赏过程中能积极思考,探讨少数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能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彝族民族舞蹈的独特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聆听并享受音乐的乐趣,掌握必要的鉴赏舞蹈音乐的知识。
二、说学情
高中年纪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多媒体发达的环境影响下,学生大多会对流行音乐兴趣较高,而对我国民间音乐了解甚少,对中国民族音乐还缺乏一定的认识,音乐的综合能力也有待加强与提高。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的分析,针对学生的特点,本课教学中我将运用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小组交流合作等方法组织教学。
四、说学法
通过教师范唱,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歌唱中的情感处理,通过欣赏法和情景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整节课都可以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学习新知,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主要从激趣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节/拓展等四个环节来展开。
(一)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会给同学看一段舞蹈片段,问大家是否能看出来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有同学根据服饰和头饰说是彝族的舞蹈,顺势引出今天所要欣赏的彝族的乐曲,《阿细跳月》。
(二)讲授新课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初次聆听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聆听歌曲《阿细跳月》,并提问学生“歌曲的节拍是什么?”
学生能够回答出是混合拍子,老师顺势说出正确的答案3+2五拍子,“阿细跳月”是彝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云南弥勒阿细人聚居区,因多在月光下、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阿细跳月也是彝族青年男女社交娱乐的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子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阿细跳月舞蹈在音乐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节拍是 3+2 的五拍子,切分节奏的运用增加了舞蹈的动感。
2.再次聆听
提问学生,问学生是否知道《阿细跳月》的来源?利用自己手里的资料查一查。提问之后教师进行讲解。据石林县奎山彝族群众介绍,古时其祖先以狩猎和刀耕种为生,当先辈们砍倒树林,放火烧荒进行耕种时,为了抢时间、赶节令,往往不等树木烧成的炭灰完全冷却就进行耕种。因而经常有人脚底被烫,便急忙抬起脚来,一边跳一边抖动,把粘在脚上的炭灰抖下来,嘴里还发出“阿啧啧”的声音,后来就逐渐演变为“阿细跳月”的舞蹈动作,直到现在跳舞时嘴里仍喊着“阿啧啧”。
3.三次聆听
提问学生,听到这首《阿细跳月》反映了彝族人民怎样的生活画面?接下来向学生解释,据弥勒市西山的彝族老人讲,早在清末宣统年间,就有人跳“阿细跳月”,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也有人说,“阿细跳月”是彝族为祭祀祖先“阿娥”和“阿者”,表达敬仰及怀之情而自发地创造出来的。对于“阿细跳月”的起源尽管说法较多,但从“阿细跳月”的舞蹈形式和动作看,其起源必定与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阿细跳月”产生于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之中,是彝族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反映。
(三)巩固练习
再次完整聆听,老师带领学生哼唱旋律,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歌曲《阿细跳月》的画面,并且强调重音以及律动感。现在我们跟着视频的动作进行模仿舞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五到六个人围成一组,转圈圈跳舞。能够加深学生对本首歌曲的印象,不仅对旋律更为熟知也能够跟随歌曲的旋律简单哼唱。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对彝族舞蹈印象更加深刻,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
课程即将结束,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内容,以及今天学到的舞蹈动作,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鉴赏舞蹈音乐的知识,增加对民间歌舞的热爱。
六、说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教学过程的部分,下面来说一说我的板书。通过该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课程的难点、重点,体现了板书直观性的特点。另外板书配合简笔画,体现了板书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