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C.学不躐等
D.不凌节而施
2.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要在最短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系统的信息,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谈话法
C.参观法
D.讲授法
4.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
5.小诺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提出了“电子是否跟光一样存在波动性”的猜想,对此,物理老师李老师不但允许小诺大胆假设,还鼓励他进行实践验证。李老师的做法能够帮助小诺( )。
A.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B.学习社会规范
C.养成良好品德
D.改善行为习惯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教学。选项B是课内课外相结合原则,选项CD是循序渐进原则。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斯多惠的名言体现出启发性原则。故本题选B。
3.【答案】D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能够按照一定的体系和步骤,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高。故本题选D。
4.【答案】C 【解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其中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是其道德认识不足导致的。故本题选C。
5.【答案】A 【解析】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如: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题干中教师的做法符合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求。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