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7—1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幼儿常把没有发生的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 )。
A.好奇心强
B.想象与现实混淆
C.说谎
D.移情
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 )和( ),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别差异。
A.合理性 稳定性
B.自由性 规范性
C.稳定性 灵活性
D.规范性 灵活性
4.新生儿只有少数几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越来越分化、增多。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 )的特征。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零乱到成体系
5.(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反映现实世界最基础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感觉
B.直觉
C.知觉
D.想法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7—1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故本题选C。
2.【答案】B 【解析】题干表述的是在儿童的想象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假想和现实相混淆的情形,并不是故意说谎。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其中,从简单到复杂包括两方面: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题干中幼儿的情绪由几种到后来分化增多,体现了从笼统到分化的特点,即属于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感觉的概念。根据感觉的概念,题干中描述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属于感觉。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