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能力测试

首页 > 试题资料 > 职业能力测试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是朱熹在武夷精舍期间的思想成果,20

华图事业单位题库 | 2024-08-12 23:46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是朱熹在武夷精舍期间的思想成果,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考察期间,看到墙上印有朱熹这句名言,驻足凝视良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共同产物

  B.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

  C.历史上一切社会矛盾的解决,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D.社会中每个人的历史堆砌成了整体的社会历史,也就是创造了社会历史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人历史的简单堆砌。个人可能按自己的预期书写自己的历史,但绝不等同于创造社会历史。因此,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非社会中每个人的历史堆砌成了整体的社会历史。故D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要点:

  A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群众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共同产物。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整理和加工或由此产生灵感并形成精神财富。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人的矛盾,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历史上一切社会矛盾的解决,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来源: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第九季

事业单位试题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事业单位模考,公共基础知识模考,2024安徽公基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第九季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