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能力测试

首页 > 试题资料 > 职业能力测试

关于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因抢劫

华图事业单位题库 | 2024-08-13 23:44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关于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因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十年,应对甲执行无期徒刑

  B.乙因敲诈勒索罪和危险驾驶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和拘役六个月,应对乙执行有期徒刑五年

  C.丙因非法经营罪和代替考试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和管制二年,丙的有期徒刑三年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D.丁因故意伤害罪、抢夺罪和诈骗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十二年和八年,应当在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酌情决定丁执行的刑期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丁的数刑中最高刑期为十五年,总和刑期为三十五年(15+12+8),因此应当在十五年以上、二十五年以下,酌情决定丁执行的刑期。D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要点:

  A项:吸收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刑罚吸收轻罪刑罚的合并处罚准则。其要旨为,首先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然后以宣告刑为基准,确定数罪中各罪被判处刑罚的轻重,选择其中最重的刑罚作为应执行的刑罚,其余较轻的刑罚(轻罪之刑)被吸收,不予执行。我国的死刑和无期徒刑均采用吸收原则。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来源: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基模考第十季

事业单位试题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事业单位模考,公共基础知识模考,2024安徽公基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基模考第十季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