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正常化偏见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对于不公正、不道德

华图国考题库 | 2024-08-15 13:56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正常化偏见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对于不公正、不道德或不正常的行为、态度或情境逐渐适应并接受,将其视为正常或合理的过程。这种偏见可能源自于社会文化、群体压力、个体认知偏差等因素,导致人们对于原本不应被接受的行为或观念逐渐失去敏感性和反对意识,甚至开始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未体现了正常化偏见的是:

  A.小李刚进入公司时对公司总让加班很不满,但是工作一段后发现加班费也非常可观,然后也开始加班,忽视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B.在一些校园环境中,校园暴力或欺凌可能被一些学生视为常态,他们可能认为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因此不愿意举报或寻求帮助

  C.在某些家庭中,家庭暴力可能被视为家庭的私事,家庭成员可能逐渐习惯并接受了这种行为,认为这是正常的家庭关系模式

  D.在一些地区,由于长期暴露于环境污染中,人们可能逐渐对环境问题变得麻木,认为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个体或群体对于不公正、不道德或不正常的行为、态度或情境逐渐适应并接受;

  ②将其视为正常或合理的过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加班有加班费,不属于“不公正、不道德或不正常的行为、态度或情境”,不符合定义;

  B项:校园暴力或欺凌,属于“不公正、不道德或不正常的行为、态度或情境”,认为是成长的一部分,属于“将其视为正常或合理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C项:家庭暴力,属于“不公正、不道德或不正常的行为、态度或情境”,认为这是正常的家庭关系模式,属于“将其视为正常或合理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D项:环境污染,属于“不公正、不道德或不正常的行为、态度或情境”,认为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是不可避免的,属于“将其视为正常或合理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来源: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模考第一季

国考试题

  以上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5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模考,请继续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模考第一季试题题库或最新国考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