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科专业知识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招聘笔试自然地理——地球的陆地环境8

华图教师网 | 2024-11-19 16:59

收藏

  36.下列关于岩层形成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ed B.Defg

  C.cdba D.dcba

  37.关于丙、丁之间地质构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岭 B.背斜

  C.向斜 D.地垒

  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发源于黄山山脉,向北流入长江。在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90万年),黄山北麓发生较大幅度的地壳抬升。下图为青弋江的四个发育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0

0

  38.推测青弋江发育过程是( )。

  A.b-c-a-d B.c-b-d-a

  C.c-b-a-d D.b-c-d-a

  39.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流凹凸岸发育持续加强 B.河床沉积物颗粒变粗

  C.青弋江河谷出现地堑发育 D.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0

  40.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⑤ D.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

  36.【答案】D

  【解析】图示区域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故为沉积岩,而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埋在下层的先形成,上覆岩层后形成,故岩层形成的先后排序为gfedcba,A、B、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37.【答案】C

  【解析】丙丁之间的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为向斜。A、B、D错误,C正确。故本题选C。

  38.【答案】A

  【解析】初期,河流由山口向周边流散,在出山口形成洪积扇,此时河流没有一个稳定的河道,辫状特点突出(b);随着气候变湿,降水增多,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河道,周边的辫状支流减少(c);河道稳定后,侧蚀加强,在冲积扇上,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a);最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d),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故本题选A。

  39.【答案】B

  【解析】阶地的形成过程中,正是地壳抬升期,河流落差变大,流速加快,河流下蚀增强,侧蚀减弱,故凹凸岸不再持续发育,A错误;流速加快,河床沉积物变粗,B正确;地壳抬升,不是断裂下陷形成地堑,C错误;河流径流量减少缺乏依据,D错误。故本题选B。

  40.【答案】C

  【解析】所有岩石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形成沉积物,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形成新的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固结成岩都是外力作用。据图可知,①②③⑤形成沉积物或沉积岩,为外力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