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一颗印”建筑外墙多采用厚厚的夯土结构,高墙小窗或无窗,中间有小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一颗印”民居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筑外墙厚厚的夯土结构可以保暖隔热
B.耳房向内坡面面积大,主要作用收集雨水
C.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D.高墙小窗或无窗,利于防风和防火防盗
6.与安徽山区等地相比,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往往天井更小,主要是( )。
A.纬度更低,太阳高度更大 B.雨水较多,有利于防涝渍
C.夏季高温,有利通风散热 D.地势崎岖,建筑用地有限
7.昆明市区的“一颗印”古建筑近年来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质灾害频发 B.城市化的发展
C.古建筑自身破旧 D.居住习惯改变
8.来自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为亚洲部分地区带来大量水汽。下列地区中受西南季风影响最明显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江南丘陵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也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端午节最初起源地的主要民族特色是( )。
A.元宵节猜灯谜 B.开斋节炸油香
C.泼水节放高升 D.那达慕节赛马
10.端午节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我国正收获的作物是( )。
A.冀中平原的玉米 B.江汉平原的油菜
C.西湖的明前龙井 D.关中平原的小麦
【参考答案】
5.【答案】B
【解析】云南和安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夏季较为炎热,安徽冬季能够受到冷空气影响,而厚厚的墙体能起到保暖隔热的作用,所以A正确,不合题意,;两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地区,降水较多,不用收集雨水抗旱,耳房向内坡面面积大,能够起到遮荫作用减少阳光直射,也利于雨天挡雨廊下行走,因此B错误,符合题意;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布局紧凑,能节省用地,所以C正确,不合题意;云贵高原上风大而安徽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大,所以外墙高大且窗小或无窗,能够挡风和防止盗贼攀爬,因此D正确,不合题意。综上所述,故本题选B。
6.【答案】A
【解析】与安徽山区相比,云南纬度更低,夏季太阳高度角更大,天井更小能使天井周边建筑挡住较大太阳高度角的强光照射,因此A正确;天井的作用不是用来排水防涝的,因此B错误;天井小,被周围建筑围挡更不利于通风散热,因此C错误;安徽山区和云南同样都是地势崎岖,云南跟安徽山区相比,民居建筑用地不会更紧张,故天井更小应该主要是适应当地的光照等自然环境,不是因为建筑用地有限,因此D错误。故本题选A。
7.【答案】B
【解析】昆明市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不可能地质灾害频发,因此这不会是“一颗印”古建筑近年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A错误;昆明市区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快,土地紧张,古建筑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可能被大量拆除导致迅速减少,因此B正确;古建筑如果因自身破旧损坏,可以修缮而不会迅速大量减少,因此C错误;居住习惯改变不是古建筑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D错误。故本题选B。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纬度较高,离印度洋较远,受西南季风影响小,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明显,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西南季风影响弱,B错误;云贵高原纬度较低,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C正确;江南丘陵距离太平洋较近,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D错误。故本题选C。
9.【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所学知识可知,端午节最初起源地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当地以汉族人口为主;汉族的元宵节猜灯谜,符合题意,A正确;开斋节炸油香是回族的传统习俗,B错误;泼水节放高升是傣族的传统习俗,C错误;那达慕节的赛马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D错误。故本题选A。
10.【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并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示时间为2009年9月,此时刚好是玉米收成的时间,A正确;江汉平原的油菜、关中平原的小麦收获的季节在春末夏初,BD错误;西湖的明前龙井在清明节前,C错误。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