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科专业知识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招聘地理教学论试题1

华图教师网 | 2024-11-25 17:42

收藏

  1.1919年,陶行知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随着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地理教学法”的名称也得以确立( )。

  A.社会即学校 B.学校即社会

  C.生活即教育 D.教学做合一

  2.地理教学环境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且易被忽视的因素。任何地理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空间或氛围中进行。以下属于有形的教学环境( )。

  A.地理园的设施 B.班风

  C.生生关系 D.师生关系

  3.( )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地理教学活动中处于常态下的被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收集其语言、行为、表情等状态,并通过分析来认识被研究对象特点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

  4.某班地理任课教师刘老师,为了了解自己使用的新教学方法是否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上课的时候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通过提问收集学生的反馈,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5.隐性地理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传给学生地理学习信息的地理教育活动和学生自发学习地理的活动。下列课程中不属于隐性地理课程的是( )。

  A.地理活动课程 B.地理必修课程

  C.与地理有关的短课程 D.校园文化中的地理教育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1919年,陶行知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随着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地理教学法”的名称也得以确立。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形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地理园的设施和布置,以及校内外的环境等。无形的教学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校风、班风等。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地理教学活动中处于常态下的被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收集其语言、行为、表情等状态,并通过分析来认识被研究对象特点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观察法。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地理教学活动中处于常态下的被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收集其语言、行为、表情等状态,并通过分析来认识被研究对象特点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观察法。故本题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