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科专业知识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招聘地理教学论试题13

华图教师网 | 2024-11-27 14:27

收藏

  5.下面是王老师在“水循环的过程”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视频播放“小水滴的故事——水循环的过程”,呈现系列问题(略)

0

  学生围绕系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每种类型的主要环节。

  呈转:水循环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使水循环过程发生变化,展示“黄河流域示意图”,分发如下资料:①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植树造林、人工降雨等图文资料;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黄河流域气候统计资料;③黄河下游发生断流的年份及20世纪50到90年代引黄河水量的资料。

  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讨论并回答以下原理

  (1)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可能施加的影响。

  (2)黄河下游断流现象说明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发生了变化,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下游断流?

0

  问题:

  (1)王老师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2)补全材料中下划线处略掉的系列问题(写出四个可能的问题)。

  (3)结合材料分析王老师分发的几组资料能够培养学生的哪些地理能力。

  5.【参考答案】

  (1)地图法、案例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①小水滴都去了哪里?属于哪些圈层?

  ②水循环分为哪几个类型?

  ③概括每种水循环都有哪些环节?

  ④水循环的意义有什么?

  (3)①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解读、提取有用信息,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

  ②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和联系,可以形成对黄河流域的区域认知,锻炼区域认知能力。

  ③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了解和结合所学知识的分析,可以锻炼联系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地理实践能力。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