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七十二候,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补充。它是根据黄河

华图公务员题库 | 2025-01-17 10:10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七十二候,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补充。它是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编写而成,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下列物候所对应的节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②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③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④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知识。

  第二步,①项: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一般为每年公历的3月5日至7日。惊蛰分为三候,是个有色有声的时节。初候桃始华。桃花鼓蕾,含苞待放,桃枝间开始缀上点点红粉妆,染上淡淡桃花香。二候仓庚鸣。仓庚即为黄鹂,也被称为“告春鸟”,“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黄鹂叫声婉转清脆,最早感知到春天来到的气息,迎着融融春光,在枝间尽情地鸣叫。三候鹰化为鸠。鹰开始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鸟渐渐多了起来,鸣叫求偶,被古人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①项是惊蛰的物候。②项: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9月22日至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而不再打雷了,呼应半年前春分时节的“雷乃发声”,从鸣响的震惊,回归收声的安静。二候蛰虫坯户。秋分到了,天气转寒,蛰伏的小虫就开始往虫穴里钻,还会用细沙土把自己的洞口封住以避寒,陪伴我们一路走过春夏的那些鸟类与昆虫,在秋之寒意里,寻找温暖的去处。三候水始涸。从秋分开始,天气会慢慢变得干燥,降水量逐渐减少,河流湖泊也逐渐变得枯涸起来,明媚小溪、鱼翔浅底的生动见不到了,只是那浅浅的水,安静地隐在枯萎的草茎间,倒映着天空的干净。②项是秋分的物候。③项: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于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交节。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我国古人将谷雨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提醒人们播种,戴胜鸟落在桑树上。③项是谷雨的物候。④项: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为时至寒露,鸿雁在空中列队南飞越冬,古人有先到为主、后至为宾的说法,从白露时节开始南迁的鸿雁,到了寒露时节就已经是最后一批了,而到南方的时间也晚于白露时节迁徙的鸿雁,故称为“宾”;天气渐寒,雀鸟没了踪影,海边却出现很多外壳颜色及条纹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看到便以为是雀鸟所变;深秋时节,百花逐渐凋零,但秋菊却开始盛开。④项是寒露的物候。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②④。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来源: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模考(第9期)

公务员试题

  以上是安徽省公务员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安徽省考模考,安徽公务员模考,请继续查看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模考(第9期)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