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备考资料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025(2月11日)

未知 | 2025-02-11 11:15

收藏

  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地球仪进行授课的做法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2.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式是(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3.确定教育目的客观依据是()。

  A.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学观念

  B.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

  C.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

  D.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4.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

  A.德育原则

  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

  D.德育模式

  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题干中地理教师用地球仪进行授课,体现了直观教学。故答案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防御机制。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或为其站不住角的、不合理事情,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合理化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另一种是甜柠檬心理,即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故答案选B。

  3.【答案】D 【解析】确定教育目的依据主要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答案】C 【解析】题干是对“德育方法”的概念的阐述。故答案选C。

  5.【答案】A 【解析】上述描述的是讲授法的概念。故答案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