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幼儿教师 > 试题题库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刷题41

华图教师 | 2025-04-13 21:17

收藏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刷题41

  单项选择题

  1.“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属于健康子领域的( )

  A.动作发展 B.身心状况

  C.生活能力 D.自我保护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动作发展子领域目标之一。故本题选A。

  2.在欣赏完《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后,教师准备了人物头饰和西瓜,让幼儿将该故事表演出来。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A.示范模仿法 B.讲授法

  C.表演法 D.视听讲结合法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方法。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表演文学作品,以提高口头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方法。题干中教师鼓励幼儿将《猪八戒吃西瓜》表演出来,符合表演法。故本题选C。

  3.培养幼儿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是( )方面的培养目标。

  A.人际交往 B.社会适应

  C.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 D.社会交往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培养幼儿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适应的目标。故本题选B。

  4.儿童膳食中,早餐所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能的( )。

  A.10% B.20%

  C.30% D.40%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早餐热能占比。按照我国膳食的习惯和营养的研究,早餐的热量分配占一天热量比重的25%—30%,午餐为35%—40%左右,午点为5%,晚餐为25%—30%为宜。故本题选C。

  5.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 )。

  A.注意 B.动机

  C.目的 D.需要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没有注意的知觉,一般只停留在短时记忆的水平,不能进入长时记忆。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故本题选A。

  6.儿童学习的图书一般都是鲜艳的图画书,和大学课本单纯的白纸黑字不一样。这是利用了感知规律中的( )。

  A.适应现象 B.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C.对比现象 D.联觉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幼儿用的图画书是为了使其更清晰的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体现的是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B选项符合题干。A选项适应现象指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C选项对比现象指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D选项联觉指本来是一种通道的刺激能引起该通道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故本题选B。

  7.幼儿处在人生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身心发展变化极为迅速,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具有( )。

  A.工作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 B.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D.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幼儿正处在人生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其身心发展变化极为迅速,想象力异常丰富,活泼好动。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过程必然是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如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常常会得到幼儿的一些异想天开的回答,而且幼儿好奇心强,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意外的情况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及时处理和解决。故本题选C。

  8.幼儿根据故事或者童话中固有的角色、情节和语言,通过动作、表情、姿势、语言等来进行的游戏称为(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规则游戏 D.娃娃家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表演游戏的概念。题干中“幼儿根据故事或者童话中固有的角色、情节和语言,通过动作、表情、姿势、语言等来进行的游戏”,这是表演游戏的基本定义,因此B选项符合题干。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