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每日一练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每日一练

安徽教师招聘每日一练2025(5月16日)

华图教师 | 2025-05-22 10:40

收藏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

  A.鼓励合作学习 B.给予积极期望

  C.提出纪律要求 D.引导发现学习

  3.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目标属于(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能力

  4.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

  A.强化法 B.脱敏法

  C.消退法 D.惩罚法

  5.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故本题选B。

  2.【答案】B【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强调教师期待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故本题选B。

  3.【答案】B【解析】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是课程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故本题选B。

  4.【答案】C【解析】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强化、消退、惩罚。其中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惩罚也有正惩罚、负惩罚之分。而消退是指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题干老师和同学都不回应张亮的怪异行为,该行为久而久之便减少,正是运用了消退原理。故本题选C。

  5.【答案】D【解析】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其中,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关键,是衡量个体思想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志。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