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成为关键一环。2023年,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考核制度进行全面优化,旨在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困境,让考核真正成为激励担当作为的“指挥棒”。这份新规有哪些亮点?今天图图带大家学习一下吧!
一、总则
1.目的依据
为准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考核工作,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2.适用范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不包括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其考核按有关规定执行)。
3.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大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
二、考核内容
1.全面考核:以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突出德和绩。
2.德的考核:重点了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等情况。
3.能的考核:全面考核适应新时代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政治能力、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
4.勤的考核:全面考核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重点了解爱岗敬业、勤勉尽责、担当作为等情况。
5.绩的考核:全面考核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依规履行岗位职责等情况,重点了解工作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6.廉的考核:全面考核廉洁从业情况,重点了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等情况。
7.分级分类考核:体现不同行业、类型、层次、岗位工作人员特点和要求。如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突出公益服务职责;对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突出履行支持保障职责情况等。
三、考核方式
(一)年度考核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个年度内表现的总评,一般每年年末或次年年初进行,优秀档次人数一般不超本单位应参加考核总人数的 20%。
(二)聘期考核
对一个聘期内表现的总评,侧重考核聘期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一般在聘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内完成。
(三)平时考核
对日常表现的评价,合理设置考核周期,简化方式,结果一般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
(四)专项考核
对专项任务等的针对性考核,突出重点,聚焦专项任务,结果档次设置可根据实际确定。
四、考核方法
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可采取个人总结、民主测评、绩效评价、行业评价、听取主管领导意见、单位内部评议、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价等方法。
五、考核结果运用
1.坚持考用结合,作为调整岗位、职务、职员等级、工资和评定职称、奖励,以及变更、续订、解除、终止聘用合同等的依据。
2.年度考核优秀的,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发放绩效工资时倾斜,计算任职年限,岗位晋升等时优先考虑,原则上给予嘉奖等。
3.聘期考核合格且岗位存续的,可续订合同;不合格的,合同期满一般不再续聘,特殊情况需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例1】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以下关于考核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考核以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突出德和绩
B.对“能”的考核重点了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况?
C.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突出公益服务职责?
D.“绩”的考核重点了解工作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情况?
【答案】B
【解析】B项:对“德”的考核重点了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况,而对“能”的考核是全面考核适应新时代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政治能力、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B选项说法错误。A、C、D选项均符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内容。因此,选择B选项。?
【例2】(判断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中,年度考核优秀档次人数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应参加考核总人数的 30%,年度考核优秀的,可直接晋升岗位等级。(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根据规定,年度考核优秀档次人数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应参加考核总人数的20%,且年度考核优秀只是在岗位晋升等时优先考虑,并非直接晋升岗位等级,该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