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A类之计划与控制能力解题技巧
一、计划控制能力解读及考情分析
计划与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设想可以解决问 题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预想的进程和方向发展, 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计划与控制能力是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察的一个重点题型,需要考试重点把握。根据考察过题目我们可以把计划与控制类题目分为两大类。如图所示:
题型 | 微题型 | 释义 |
计划与控制 | 常态处理 |
面对工作情境,准确发现和界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或办法 |
应急处理 |
针对工作中的各种突发状况,综合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完成 任务、实现目标 |
综合应用能力A考试,重点考查常态处理,偶尔考查应急处理。下面就常态处理的解题技巧进行解读,希望对备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的考生有所帮助。
二、计划与控制之常态处理答题技巧
第一, 精准审题。
1.明确作答任务:清楚任务数量(仅答对策建议,或需写问题 + 对策、原因 + 对策等)
2.明确作答主题:即与任务相关的话题或主旨,也是任务的限制条件。
3.明确作答身份:确定执行者身份。
4.明确作答范围:知晓材料范围是单则、多则还是全部材料。
5.明确作答要求:了解内容、语言、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假如你是 Y 县融媒体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小张,根据 Y 县融媒体中心人才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发言,就融媒体背景下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供领导参阅,依据‘材料 3’列出建议要点。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针对性强,具体可行,字数不超过 250 字。” 在此题中,身份是小张,任务是列建议要点,主题是融媒体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范围是材料 3,要求涵盖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针对性强、具体可行且控制字数。
第二, 思考方法。
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类题的起点,无论答案是否呈现问题,都需先从材料中准确、全面地找出问题,以保证对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从材料中摘抄问题;二是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语言提炼问题。无论哪种情况,问题都源于材料。
二、解决问题
对策是解决问题类题答案的核心。要获得高分,首先需保证对策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不遗漏要点;其次要扩充对策内容,使每条对策具体化、具有可行性;最后从整体审视,确保对策能有效解决所有问题。
(一)对策的来源
摘抄材料对策:直接运用材料中的领导指示、专家建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解决问题。
问题反推对策:基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推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措施。
原因反推对策: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推导出解决对策或措施。
借鉴他人经验:根据他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结合自身实际推导出解决对策或措施,关键在于 “经验正说、教训反说”。
学习机关实务:机关实务是国家机关等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平时主动学习总结,能做到未雨绸缪。
(二)补充对策 —— 五大管理要素
为帮助建立政府思维和补充对策素材,提供五大管理要素作为补充对策:
人力资源:人才是工作开展的基础。
政策依据:政策为工作提供指南。
宣传教育:宣传能提高相关人员的认识。
监督监管:监督有助于促进工作落实。
物资保障:物资是工作开展的保障。
第三, 科学阅读。
依据审题信息,有针对性地梳理材料。在梳理过程中,概括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取现成的对策做法。
第四, 整合要点。
首先,梳理问题,确保问题准确全面、相互独立,表达简明扼要。其次,提取对策,将材料中现成的对策提取出来与问题匹配,再结合问题具体表现及自身思考扩充完善,使对策具体可行。再次,反推对策,确认未解决的问题,结合问题表现、原因及思考反推并扩充完善对策。最后,结合政府思维、自身储备及字数情况,考虑是否补充对策,使问题解决更彻底。
第五, 规范作答。
按照答题要求,将整合后的要点有层次、有条理地呈现,确保符合内容、格式、语言、字数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