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试讲稿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 | 2020-01-08 13:14

收藏

  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试讲稿

  1.题目: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分析课题

  “记”即游记,“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夜”点名时间。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

  (二)解决字词

  1.播放名家范读音频,学生跟读,标注语音。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教师讲解重点字词。

  (1)户:门。

  (2)欣然:兴的样子。

  (3)行:散步。

  (4)念:考虑,想到。

  (5)盖:原来是。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页游承天寺?

  明确:一是因为月色很美;二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

  (一)感受美景

  1.提问:月色有多美?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要求: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明确: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

  2.提问: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月色的?从中可以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指名回答。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夜皎洁、澄清、透明的特点,给人一种月色清澈透明、竹柏清丽淡雅的感受。

  3.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二)体会情感

  1.提问:欣赏到如此优美的月色,作者发出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提问:“闲人”,即清闲之人,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闲人?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①入夜即解衣欲睡。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③与怀民于庭中散步。④欣赏月下美景。

  教师总结: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3.提问:一个“闲”字都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写作背景试着揣摩。

  要求:小组讨论。

  明确: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想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全文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闲”字上,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忧闷的达观等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总结: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 -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去舒”的旷达情怀……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小结:学生自由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用第一人称将本文扩写成现代文。

  板书设计:

0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