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逻辑填空(1月26日)
以下是安徽华图教育为大家整理的例题:
1.
尼采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这个家常而_____________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__________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在中国古代,这个意见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路。
A.形象 主流
B.通俗 主观
C.尖刻 偏执
D.生动 流行
2.
母语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母语高等教育的“培根固本”特征,母语教育对于维系 ,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具有不可 的作用。
A.民族风俗 低估
B.民族情感 轻视
C.文化认同 替代
D.文化精神 缺少
3.
从《百年孤独》到《1Q84》,从《乔布斯传》再到《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日子》,每个版权案例讲起来都 ,若再述及出版人竞争版权时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那更是 。有些出版人甚至为自己花巨资购得某书的版权而 ,将其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峰,上可以耀祖宗,下可以骄子孙。但是,了解了天价预付金的来历后我们不免会觉得,这些行为不仅算不上丰功伟绩,甚至是丢面子的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妙趣横生 沾沾自喜
B.娓娓动听 层出不穷 洋洋得意
C.心有余悸 出人意料 目空一切
D.津津乐道 匪夷所思 趾高气扬
4.
与物质财富相比,人的精神财富的最大特点是 ,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一个人所拥有的精神财富的多少,另人只能凭 知道。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量 相处
B.无限 想象
C.无比 接触
D.无形 感觉
5.
茶艺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艺术,但对于“茶艺”的 诠释究竟是什么却众说纷纭,即使开茶艺馆的人,也多半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合理 人云亦云
B.准确 语焉不详
C.精确 各执己见
D.全面 一知半解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通过第一空前“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可知这是一个“形象或生动”的比拟,排除BC中的“通俗或尖刻”;“主流”指事物发展的主要或本质方面,从下文找不出这是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流行”是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从下文“在古代中国”可看出是一点时间的观点,故排除“直流”,选择“流行”,A选项正确。
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突破口为第二个空格,“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固定搭配,故本题选C。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母语教育对于维系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符合文意的,验证C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第一空,通读全段可知作者对版权的案例是持否定或反对态度的,故“娓娓动听’’和“津津乐道”用在第一空不恰当,排除B、D两项。“出人意料”“妙趣横生”都可以用在第二空,再看第三空,“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由成语的意思可知,“沾沾自喜”更恰当。本题答案为A。
4.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语境搭配。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一个空。后面的“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是对前一句的同义阐释,“它”与“精神财富”对应,“看不见”与第一空对应,因此第一个空的词应表示“看不见”,选项中只有D项中的“无形”符合这一含义,再将“感觉”代入第二空,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
第一空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和最佳语境搭配,既然对茶艺的理解“众说纷纭”,那么就难以确定是否“合理”,也不可能达到“全面”和“精确”的解释,这两个词词义过重,因此用“准确”一词最为合适。再看第二空,根据“也”可知,空格处应和“众说纷纭”相对应,表示连开茶艺馆的人都说不清楚,“语焉不详”指说的不详细,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