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4(教育学)

安徽华图 | 2020-03-28 16:09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4(教育学)

  四、学习动机与意志

  1、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其判断标准为是否有利于社会或集体。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主义,自我为中心,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3)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

  (4)奥苏贝尔等人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3、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强化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增强作用。强化从性 质上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负强化是撤销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假定人类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认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上述基本需要的满足过程中,各种需要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需要,直到潜能的充分发挥,即自我实现。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是以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的能力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 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竞争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评定分数时要放宽要求,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指责其错误。

  (4)成败归因理论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后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工作)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等。

  4、学习动机的激发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4.有效地运用表扬。

  5、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个体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6、意志的结构

  (1)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

  (3)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特征。

  7、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