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产后腹痛(中医学)
一、病因病机
产后腹痛的主要机理有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虚实两端。
1.血虚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因产重虚,复因产后失血过多,冲任血虚,胞脉失养;又气随血耗,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而致腹痛。
2.血瘀
产后脏腑虚弱,血室正开,起居不慎,当风感寒,风寒乘虚而人,血为寒凝,或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血随气结而为瘀,瘀阻冲任,胞脉失畅,不通则痛,故使腹痛。
3.热结
素体阳盛,或产后胞宫胞脉空虚,邪毒内侵,人里化热,损伤冲任经脉,热与血结,阻痹胞脉,败血浊液不得下行,不通则痛,故使腹痛。
二、辨证论治
产后腹痛有虚实之分。血虚者,小腹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黯有块;热结者,小腹灼痛,按之剧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甚如败脓。
1.血虚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法则:养血益气。
2.血瘀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器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
治疗法则:温经活血,祛瘀止痛。
3.热结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秽臭,高热不退,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或起芒刺,脉弦数。
治疗法则:泻热逐瘀,活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