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科目汉语言文学)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掌握程度。在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础上,应试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学感受力和文学史意识,能对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合理解读。要求应试者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和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知识,准确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本篇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等。
第一章 先秦文学
一、《诗经》
《诗经》的成书、体制、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历史散文
《左传》的叙事特点;《国语》的文学成就;《战国策》的语言艺术;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诸子散文
《论语》的语录体特点;《孟子》的论辩技巧和文风;《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达。
四、楚辞
楚辞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楚辞的编纂;屈原的生平和思想;《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 秦汉文学
一、秦及西汉散文
《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贾谊的政论文。
二、西汉辞赋
枚乘《七发》的继承与创新;司马相如大赋的特征。
三、《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史记》的体例、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四、两汉乐府诗
乐府诗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乐府诗的叙事技巧。
五、《汉书》
班固及《汉书》的成书;《汉书》与《史记》在体制、风格上的异同。
六、东汉文人诗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建安诗歌
曹操的诗风;曹丕与七言诗;曹植的诗歌成就;建安七子;建安风骨。
二、陶渊明
陶诗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渊源;《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
三、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南北朝民歌不同风格的成因。
四、谢灵运
山水诗兴盛的原因;谢灵运山水诗特色。
五、魏晋南北朝小说
小说的起源;志怪与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世说新语》的编撰和文学成就。
第四章 唐代文学
一、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
二、盛唐诗歌
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诗;王昌龄、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三、李白
李白古题乐府和绝句的特色;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四、杜甫
杜甫对律诗的开拓;杜诗的艺术风格;杜诗的地位与影响。
五、白居易及中唐诗歌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中唐其他诗人及其作品。
六、晚唐诗歌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征。
七、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八、唐传奇
唐传奇的叙事特征及艺术成就。
九、晚唐五代词
词的起源;温庭筠及其《花间集》;李煜及其代表作。
第五章 宋代文学
一、北宋诗文
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欧阳修诗歌的风格;王安石散文的风格;王安石诗歌的特点。
二、北宋前期词
晏殊、欧阳修对五代词风的因革;范仲淹、张先等人对词境的开拓;柳永词的新变。
三、苏轼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四、江西诗派
黄庭坚诗歌的人文意象;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五、北宋中后期词
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及其代表作。
六、李清照
李清照“别是一家”的词论与女性情怀的展示。
七、南宋诗
陆游诗歌的特点;杨万里的“诚斋体”。
八、辛弃疾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词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元代文学
一、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单刀会》的艺术结构;《窦娥冤》中窦娥的性格悲剧。
二、王实甫
《西厢记》对莺莺故事的创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艺术。
三、白朴和马致远
《梧桐雨》的意蕴;《墙头马上》的人物形象;《汉宫秋》的主题。
四、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琵琶记》的悲剧意蕴与艺术成就;四大南戏。
五、元代散曲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元前期散曲创作;元后期散曲创作。
第七章 明代文学
一、《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版本、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影响;历史演义。
二、《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水浒传》的成书、作者、主题思想、传奇英雄群像;英雄传奇。
三、汤显祖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影响。
四、《西游记》与其他神魔小说
《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西游记》中的哲理意蕴;《西游记》的奇幻美与诙谐
性;神魔小说。
五、《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金瓶梅》对封建末世世俗人情的写照;世情小说。
六、“三言”“二拍”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八章 清代文学
一、《长生殿》与《桃花扇》
《长生殿》的意蕴;《桃花扇》的历史反思与征实精神。
二、《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建构及其内涵;《聊斋志异》对文言短篇的艺术创新;《聊斋
志异》对后世的影响。
三、《儒林外史》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儒林外史》中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儒林外史》对理想文士的探求;《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四、《红楼梦》
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的悲剧世界;《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叙事艺术及影响。
五、黄遵宪、梁启超与清末文学改良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梁启超与新文体。
六、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对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的官场解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对社会诸相的写真;《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孽海花》的三重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