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测辅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辅导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11月2日)

安徽华图 | 2020-11-03 14:08

收藏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11月2日)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1.1.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

  A.2.9%

  B.3.7%

  C.4.0%

  D.4.8%

  1.2.

  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的中心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是( )。

  A.19.7%

  B.22.7%

  C.23.0%

  D.24.9%

  1.3.

  以下省份按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辽宁 山东 江苏

  B.江苏 陕西 辽宁

  C.辽宁 陕西 广西

  D.陕西 山东 江苏

  1.4.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50岁以下在岗职工总人数为( )。

  A.2194

  B.14733

  C.16927

  D.无法计算

  1.5.

  在本次调查中,平均每个中心的中级以上职称在岗职工有多少人?( )

  A.6.7

  B.7.0

  C.7.6

  D.12.7

  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对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5个方面12项指标进行监测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4.3%。在12项小康指标中有10项达到或者基本达到小康初始水平。但是还有两项指标,即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人均绿地面积与小康标准有一定差距。从5个方面来看,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和人口素质三个方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精神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两个方面指标分别只达到86.7%和75.6%。各地区城市小康实现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三大地带相比,1998年实现程度综合得分仍然差异较大,中、西部比东部分别低7.9个百分点和12.97个百分点。但与1996年相比,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由91.87%下降到91.70%;中、西部实现程度分别由79.8%和74.4%提高到83.80%和78.73%。

  2.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截至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4. 3%

  B.城市小康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但均已达到小康标准

  C.我国小康实现程度存在地区差异

  D.我国小康实现程度存在指标差异

  2.2.

  从上述资料中,不能推出的是( )。

  A.1996至1998年间,中、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高于东部

  B.1996至1998年间,中、西部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

  C.1996至1998年间,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略有下降

  D.1996至1998年间,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增幅高于中部

  2.3.

  从上述资料中,能推出的是(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小康实现程度差异的原因

  B.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小康水平实际增长值低

  C.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小康水平实现程度高

  D.小康标准的5个方面均有3项不同的指标

  2.4.

  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的五个方面不包括( )。

  A.社会保障水平

  B.物质生活

  C.城市环境建设

  D.人口素质

  2.5.

  1996至1998年,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相差多少个百分点?( )

  A.4.57个

  B.0.33个

  C.7.65个

  D.12.22个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完成各题。

  某省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明显快于乡村。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4万人,增加3.4倍,年均增长6% ;所占比重达到43.5% ,上升23.8个百分点。全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020.2万人,增长40.8% ,年均增长1.2% ;所占比重为56.5% ,下降23.8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 ,所占比重达到了34% ,上升1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85.7万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1623.3万人,所占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

  非公有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全省个体经济就业人员仅有2353人。2007年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达到了397.8万人,所占比重为6.4% ;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到522.7万 ,比重为8.4% ;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27.4万人,比重为0.4% ;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108.3万,比重1.7% 。

  3.1.

  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 )。

  A.1762.0万人

  B.2500.5万人

  C.2967.8万人

  D.3520万人

  3.2.

  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多少倍?

  A.1.3

  B.4.1

  C.8.7

  D.无法计算

  3.3.

  如果增长趋势同于年均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该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为( )。

  A.403.6万人

  B.542.8万人

  C.2116.8万人

  D.2267.1万人

  3.4.

  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 )。

  A.16.6%

  B.17.4%

  C.34%

  D.50.6%

  3.5.

  2007年全省非公有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多少百分点( )。

  A.56.7

  B.37.6

  C.16.9

  D.无法计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据全球PVC产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将是全球PVC原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估计在2005年以前,将超过美国目前每年约540万吨的PVC的消费量,成为全球最大的PVC消费国。

  据统计,2002年全球PVC消费量2530万吨,其中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为全球前四大PVC消费国,当年PVC消费量分别为540万吨、423万吨、150万吨及147万吨,占有全球约50%的PVC消费量;如果以每人每年PVC消费量而言,分别为24千克、3.3千克、11.8千克和18千克。过去五年来中国对PVC消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4.5%,预估在2007年以前,中国的PVC或PVC上游原料VCM消费量仍将以每上平均9%的成长率增加,而中国本身PVC产能年增率仅2.7%,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内中国仍需大量进口PVC原料。

  由于中国对PVC需求急速增加,国内规划未来五年内将兴建年产量170万吨的PVC生产线,产能扩张幅度约占全球PVC新增产能的2/3。报告指出,中国对PVC原料的需求主要来自住宅建筑及工程等需求,占PVC总需求量的60%,PVC管的耐用年限高达30年的良好性能使PVC成为重要的工程建设需求原料。

  4.1.2002年美国PVC的消费量是德国的( )倍。

  A.3.67

  B.1.28

  C.4.69

  D.0.27

  4.2.2002年全球PVC消费量是( )。

  A.2530万吨

  B.1080万吨

  C.3550万吨

  D. 5060万吨

  4.3.2002年日本的人口总数约为( )。

  A.2.5亿

  B.2.8亿

  C. 1.27亿

  D. 3亿

  4.4.未来五年内,全球PVC新产能约增加( )。

  A.85万吨

  B.225万吨

  C.135万吨

  D.150万吨

  4.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PVC原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

  B.2005年以前,中国的PVC人均消费量将超过美国

  C.2002年德国人均PVC消费是美国的3/4

  D.住宅和工程建设是导致中国PVC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达8768.5亿立方米,较2005年增长7.7%。其中管道天然气贸易量为6337.7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为2427.7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国,占管道天然气总出口量的27.8%,出口量为1764.8亿立方米,较2008年增长14.3%;俄罗斯天然气全部出口到欧洲国家,主要有德国(315亿立方米)、意大利(208亿立方米)、土耳其(172.6亿立方米)等。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管道天然气出口国,出口量达922.4亿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0.6%,全部出口到美国。

  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是世界五大管道天然气进口国,2009年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0.0%。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管道天然气进口国,进口量达1044.1亿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0.9%。

  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国为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日本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进口量达859亿立方米,其次为韩国、西班牙和法国,进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4.1%、11.1%和5.4%。

  2009年世界天然气价格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亚洲,日本进口液化气的平均价为9.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Btu),较2008年减少3.49美元/MBtu;美国天然气的进口价由上年的8.85美元/MBtu下降至3.89美元/MBtu。

  5.1.

  2009年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占天然气贸易总量的比重为( )。

  A.17.5%

  B.22.2%

  C.27.7%

  D.38.3%

  5.2.

  2009年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口较上年增长了多少亿立方米?( )

  A.110

  B.221

  C.332

  D.443

  5.3.

  韩国2009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大约是法国的多少倍?( )

  A.2.1

  B.2.3

  C.2.6

  D.3

  5.4.

  2009年美国天然气的进口均价比上年下降了( )。

  A.62%

  B.56%

  C.50%

  D.44%

  5.5.

  以下能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

  A.2009年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管道天然气进口来源地

  B.2009年日本进口液化气的平均价比上年下降了6成以上

  C.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比2005年增长1000多亿立方米

  D.出口土耳其的管道天然气占2009年俄罗斯对欧洲管道天然气总出口量的1成以上

  答案与解析1.1.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61÷(1331-61)=61÷1270≈60÷1260≈4.76%,D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为四川、山西、黑龙江,三个省份的中心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为(136+99+96)÷1331=(100×3+36-1-4)÷1331=331÷1331≈330/1320≈25%。D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C

  解析:

  直接读取资料数据可知,陕西省有11÷23.4%=47家,辽宁、山东、江苏各有9÷25%=36(家)、9÷12.6%=66(家)、9÷17%=53(家),广西有94家。

  故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 D

  解析:

  材料只有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比例的调查数据,而没有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50岁以下在岗职工总人数的比例,所以无法计算。故正确答案为D。

  1.5.答案: C

  解析:

  根据“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和“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可知,平均每个中心的中级以上职称在岗职人数:16927×55.6%÷1237≈7.6,因此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B

  解析:

  由原文可知,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4.3%,没有全部达到小康,故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 B

  解析:

  文段叙述的中、西、东部地区的小康实现程度,并没有叙述其经济发展速度,则B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C

  解析:

  A选项,材料中没有提及与“地理环境”相关的信息;B选项错误,材料中只能得出西部和中部小康水平实现程度提高的比例高于东部,但是不能得到实际增长值高于东部;C选项,由文段最后一句话可知正确;D选项,小康标准5个方面共12个指标,此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2.4.答案: C

  解析:

  由文段可知,这五个方面是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以及社会保障水平。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B

  解析:

  1996年到1998年,中部地区的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为83.80%-79.8%=4%,西部地区的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为78.73%-74.4%=4.33%,两者的增幅相差0.33个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B

  解析:

  利用估算法,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数为1020.2÷40.8%≈10202÷4=2550万人,估算值接近真实值且大于真实值,故正确答案为B。

  3.2.答案: B

  解析:

  由前一题可知,1978年乡村就业人数为2500.5万人。由“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以万人,增加3.4倍”可知,城镇就业人数为2091.4÷3.4≈21000÷34≈617万人,则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倍数为2500.5÷617≈4,故正确答案为B。

  3.3.答案: D

  解析:

  由“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 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可知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1574÷2.9+1574≈1574÷3+1574≈2096,2008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2096×(1+7.1%)≈2100+2100×7%=2247万人,故正确答案为D。

  3.4.答案: B

  解析:

  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34%-16.6% =17.4% ,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只是分类叙述了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未提及2007年全省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的情况。并且材料中也没有明确给出1978年全省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的情况,因此无法计算出2007年比1978年增加的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D。

  4.1.答案: A

  解析: 由原文中数据“其中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为全球前四大PVC消费国,当年PVC消费量分别为540万吨、423万吨、150万吨及147万吨。”故所求倍数=

,直除首位为3,观察选项只有A项满足。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4.2.答案: A

  解析:

  由原文中数据“据统计,2002年全球PVC消费量2530万吨。”直接读数。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4.3.答案: C

  解析: 由原文中数据:日本PVC消费量为15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PVC消费量为11.8千克。故日本人口总数约为

人,直除首位为1,观察选项只有C项满足。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4.4.答案: B

  解析: 由原文中数据:“国内规划未来五年内将兴建年产量170万吨的PVC生产线,产能扩张幅度约占全球PVC新增产能的2/3。”列式计算得,全球PVC新产能的增加量约为

万吨。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5.答案: B

  解析:

  A项,由原文第一句 “据全球PVC产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将是全球PVC原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故A项正确;

  B项,由原文数据“2005年以前,中国PVC总消费量将超过美国,”但中国人口基数大于美国,故人均消费量是否超过美国无法判断。故B项错误;

  C项,由原文中数据“其中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每人每年PVC消费量分别为24千克、3.3千克、11.8千克和18千克。”列式计算可得,2002年德国人均PVC消费占美国人均消费量的比例为

。故C项正确;

 

  D项,由最后一段中 “中国对PVC原料的需求主要来自住宅建筑及工程等需求。”可得。故D项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1.答案: C

  解析:

  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达8768.5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为2427.7亿立方米,则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占天然气贸易总量的比重为2427.7÷8768.5,用直除法得首位为2,排除A、D选项,又因为2427.7×4>2400×4=9600>8768.5,故2427.7÷8768.5>25%,故正确答案为C。

  5.2.答案: B

  解析:

  2009年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口量为1764.8亿立方米,较2008年增长14.3%,则2009年出口量比2008年增长了1764.8÷(1+14.3%)×14.3%≈1760÷(1+1/7)×1/7=1760÷8=220(亿立方米),故正确答案为B。

  5.3.答案: C

  解析:

  韩国2009年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14.1%,法国的占5.4%,两者之比约为14.1%÷5.4%≈2.6,故正确答案为C。

  5.4.答案: B

  解析:

  美国天然气的进口均价2008年为8.85美元/MBtu,2009年为3.89美元/MBtu,则2009年比上年下降了(8.85-3.89)÷8.85×100%≈5÷9≈56%,故正确答案为B。

  5.5.答案: A

  解析:

  A选项,2009年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管道天然气为922.4亿立方米,而美国的进口总量为1044.1亿立方米,A项正确;

  B选项,2009年日本进口液化气的平均价为9.06美元/MBtu,较2008年减少3.49美元/MBtu,故2009年日本进口液化气的平均价较上年减少了3.49÷(9.06+3.49)×100%≈3.5÷12.5×100%=28%,B项错误;

  C选项, 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达8768.5亿立方米,较2005年增长7.7%,故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比2005年增长了8768.5÷(1+7.7%)×7.7%<9000×7.7%<1000(亿立方米),C项错误;

  D选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口量为1764.8亿立方米,出口到土耳其172.6亿立方米,出口土耳其的管道天然气占2009年俄罗斯对欧洲管道天然气总出口量的比重为172.6/1764.8×100%<10%,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