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从孔子开始,有很多人物在历史上留下或浓或轻的一笔。在中国教育学萌芽时期,他们的思想熠熠发光,也是我们教师招聘考试常常涉及到的知识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结合教育学中几位儒家人物的相关内容进行备考分析,方便各位考生快速简单的对这部分考试分析有个简单的认识,这次介绍内容主要是结合客观题型,便于各位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知识链接:
第一位需要大家进行识记的是万世师表——孔子。孔子的单选、多选、判断考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
①社会功能:庶、富、教
②个体功能:“性相近,习相远”
2.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需要注意的是,提出者为子夏。注意辨认题目。
3.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注意与程朱理学(四书五经)区分,不同之处在于“乐”的有无。
4.教育方法:
①启发诱导;——孔子不仅是世界也是中国启发式教育第一人。
②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有,察其所安;
——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闻斯行诸”
③温故知新;
④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力行而近乎仁。
5.教育方针:有教无类——体现教育公平的特点。
第二位需要大家进行识记的是亚圣——孟子。孟子单选、多选、判断考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扩充善性——人之初,性本善——体现身心发展的内发论。
2.教育目的:“大丈夫”——反求诸己”、“深造自得”、“良知、良能”、“万我皆备于我心”
3.教育方法:盈科而进——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最后一位需要大家识记的是——荀子。荀子单选、多选、判断考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化性起伪——“其善者伪也”——体现身心发展的外铄论。
2.教育目的:培养大儒
3.教育方法:①闻见;②知;③行
4.最早“道德”一词连用始于荀子。
习题练习:
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学家观点的理解。题干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体现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B项正确。A项:启发式教学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与题意不符,排除。本题答案为B。
2.孔子主张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他对这种观点的论述为( )。
A.循序渐进 B.理论联系实际 C.因材施教 D.启发性
2.【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孔子观点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