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11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关于这段文字所属著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作者的生活年代早于孔子
B.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内篇和外篇
C.“自强不息”“否极泰来”均出自此著作
D.《逍遥游》《齐物论》都是其中篇目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
第二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出自于《庄子.秋水》,故这段文字所属著作为《庄子》。《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故《逍遥游》《齐物论》都是《庄子》中的篇目。D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要点:A项:《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故A项错误。
B项:《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郭象删减后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字,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故B项错误。
C项:“自强不息”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出自《周易·乾象》,而非《庄子》。“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出自《周易·否》,而非《庄子》。故C项错误。
以上是事业单位联考职测A试题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事业单位联考,事业单位职测A,试题估分,请继续查看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测A》试题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