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落实,教师社会地位、薪酬待遇的提高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自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竞争压力也将会很大。好在成师之路不止一条,除了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外,事业单位教师岗(D类)不失为另一种选择。但D类考试在考查形式、考试内容、试卷结构、难度等方面与前两种有很大的不同,也与通常意义上大家熟悉的公考不尽相同。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部分,考查模块涉及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五大模块。现华图教师团队为各位摩拳擦掌准备应战下半年D类考试的考生分篇章整理了该部分各模块的考情、考务,并深度剖析试题、直击考点,助力考生拿下高分,胜券在握。
一、常识判断考情分析
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常识判断模块隶属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总题量一般25题,参考作答时限10分钟。其中教育常识题量一般不超过8道,且以考查教育综合专业知识为重,除此之外其他题目多为与公考相似的通用模块的知识。参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版),该模块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主要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概括起来,常考点主要涉及教育常识、科技人文、国情地理及法律常识,经济常识相对考查的较少。总体来看,该模块有明确的备考方向和针对性,考查以客观题形式,难度适中。但因所涉及领域颇多、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且细碎,可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考生应注重平时的积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方能考场上轻车熟路。此外就教育常识来说,目前考题考点主要出自教育综合,多为基础性知识,难度一般,对有资格证、招教备考经历的考生而言,可谓小菜一碟。但也不能因此轻视对该部分的复习,毕竟应对《综合应用(D类)》也需要扎实的教育综合基础。
二、常识判断常见考点及典型例题剖析
虽然考试大纲并没有明确指出常识判断中教育常识的考查内容,但通过对近几年试题的分析不难发现,该模块的考点主要涉及到教育学部分的著名教育人物及教育著作,常见教育法律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或德育方法、学生与教师,心理学部分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课堂管理、心理效应等。现结合典型试题,从部分考点具体内容着手,让各位考生在直观感受、初步认知教育常识的同时,体验该部分考查的难度深度。
考点1:教育人物及思想
教育及教育学发展史上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有很多,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也有不少。考生可重点复习我国古代教育人物孔子、重要教育著作《论语》《学记》、常考国外教育人物,如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布鲁姆、布鲁纳等。该类型题以识记性为主,考题通常考查教育人物及其教育思想的对应关系为主,较为简单。
【试题再现】5.关于教育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6 湖北)
A.卢梭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有机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B.夸美纽斯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C.“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是由杜威提出的
D.洛克一方面强调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儿童;另一方面,又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教育人物及其思想。选项A、B、D均出现了张冠李戴问题,A应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B是卢梭的教育主张,D项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故本题选C。
考点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主要考查考生对各规律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如题干给出的教育名言或教育案例所体现出哪一发展规律,或规律对应的教育启示等。
【试题再现】8.教师发现,同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一点就透,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则表示很难理解,兴趣不高;组织一个活动,班上男女同学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些都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2016 湖北)
A.不平衡性 B.互补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依题干所述,不同学生在同一知识点上反应迥异;男女生面对同一活动也表现出不同,这都是个别差异性的表现。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四个方面:(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2)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同学正好相反。(3)不同儿童所具有不同个性心理倾向。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4)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故本题选C。
考点3:教学原则
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常考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八大原则(识记口诀:寻(循)直发巩俐(力),科学理财(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原则的理解及应用,如依据题干描述的教学情境判断教师所用原则,名言警句所能体现出的教学原则等。
【试题再现】1.荀子《劝学》提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体现了哪项教学原则?( )(2015 宁夏)
A.启发式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原则的应用。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题干名言论述的重点在于积累,以此说明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正与循序渐进原则的内涵相符,故本题选B。
考点4:心理学现象/效应
本考点主要涉及对心理学领域常见效应或现象的考查,如2017年武汉考查的从众现象,2018年5.26联考中的羊群效应等。心理学无处不在,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受到过心理学效应魔法的影响。比较常考的有: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破窗效应、投射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责任分散效应、从众现象等。考生需在理解各现象、效应概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会根据题干给出的背景做出正确的判断。
【试题再现】3.四(1)班班主任王老师在于学生聊天时,了解到本班贾旭同学近几天都是骑共享自己行车上下学,同学们很羡慕,如果王老师没有及时制止贾旭,而班级内其他同学纷纷效仿,以至于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可以用心理学哪一理论来解释?( )(2018 5.26联考)
A.榜样效应 B.羊群效应 C.破窗效应 D.马太效应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效应的理解。选项A榜样效应通常指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在影响和激励人们的过程中能产生的效果。选项B羊群效应,也称羊群行为、从众心理,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如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类似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题干所述只是班级其他同学效仿贾旭骑共享单车的行为,出现随大流的盲从行为,符合羊群效应的内涵。故本题选B。
考点5:学习动机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可以说是全题型必备考点,无论是应对《综合应用能力(D类)》的辨析、材料分析题,还是《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的常识和策略选择模块。考生可将重点放在能够理解并判断出常考的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上。
【试题再现】2.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 宁夏)
A.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成正比
B.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肯定缺乏较高的学习动机
C.苛勒提出的“顿悟”较好地解释了学习动机的产生
D.完成任务的最佳动机水平和任务的难度有关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习动机相关考点的掌握。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并非完全一致,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到一系列客观因素,如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的制约。故选项A错误。选项B的表述“肯定”二字过于绝对化,故排除。关于学习动机的产生常见理论有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有成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等认知理论。顿悟说虽在指导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解释性和应用性,但它的心理活动机制没有揭示清楚,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的表现形式,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善的理论解释,此外它还缺乏对其他与学习有关问题,如学习动机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类型的划分等问题的研究。故选项C错误。依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故本题选D。
考点6:教育法律法规
不同于常识判断中对法律常识(如宪法、民法、刑法等)的考查,教育法律法规题量通常1道,主要考查考生对法律法规条文的识记和理解,很少以纯法条形式考大家的死记硬背,多以教育案例为背景,考查大家对法条的灵活应用能力。百变不离其宗,考生依然需要先熟悉基本法条,常考内容多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试题再现】5.有位家长到教室找王老师,并点燃了一根香烟,王老师制止了该家长的行为,依据的法律是( )(2018 5.26联考)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法条的识记和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七条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题干所述家长在教室公然吸烟的行为很显然违反了该法。故本题选D。
三、常识判断备考指导
通过上文对常识判断模块考情考务的梳理及常考点的部分举例,相信各位考生已对该模块有了全面的了解。事业单位多省联考已有三个年头,纵横向比较历年试题,其命题思路已相当成熟,试卷结构和题型也趋于稳定,却也不乏对固定模块考点的考查“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但考试宗旨一以贯之,主要测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与其他模块相比,常识判断涉及的领域广、考查的内容包罗万象、题目规律性较弱,很多考生就陷入什么都想抓的心态,结果什么也没抓到。短期突击成亚里士多德式的“百科全书式考生”难度比较大,建议各位有意向参考的考生注意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做备考中的有心人。后续复习中也可做专项练习,一来熟悉题型、培养题感、提高答题速度,二来常识并非无迹可寻,从练习中摸索破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对教师类考试老司机来说,教育综合知识已游刃有余,但也不可大意,力争强项更强,不丢分或少丢分;对常识判断中的非教综考点、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等部分,也莫胆怯,力保弱项不弃,尽可能得分。此外,像判断推理、数量分析模块虽难度较高,但应试技巧性很强,通过练习短期集训掌握规律和解题技巧,提分空间很大。
难者不易,易者不难,在这场双重考验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持久战中,前期备考时的“厚积”,考场上才能“薄发”。最后,华图教育衷心祝愿广大考生一举成师,早日圆梦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