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锻炼身体要遵循的科学原则有哪些?
2.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什么是极点现象?怎么克服?
4.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
5.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参考答案】
(1)循序渐进原则;(2)全面锻炼原则;(3)区别对待原则;(4)经常性原则;(5)安全性原则;(6)自觉性原则;(7)适量性原则.
2.【参考答案】
学校应从学生、基础设施、安全、严格的规定等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①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重视体育教师的同时,增加体育课的课时;
②制定相关的规定,规定课时、设施维护等。(保证学生安全);
③增加体育运动的场所,增加体育设施;
④坚持终身体育理论。
3.【参考答案】
中、长跑时,由于内脏器官机能惰性的限制,氧气的供应暂时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跑一段距离后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无力,迫使跑速降低,甚至有难以坚持跑下去的感觉。这种生理现象叫“极点”。
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
为了在跑步过程中从容面对它们,平时应加强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这可延缓极点出现的时间和减轻症状。当极点出现后,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加深呼吸,上述异常反应可逐渐缓解或消失。随后,运动又重新变得轻松、协调,运动能力又有提高。
4.【参考答案】
(1)加强思想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5)加强易损伤部位的力量练习;
(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5.【参考答案】
(1)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
(2)提高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3)提高体温、代谢水平以及肌肉的收缩能力。体温适度升高和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机体代谢水平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也增强,粘滞性降低,使肌肉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增大,并提高肌肉及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4)提高机体的散热能力。
(5)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