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题1

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2022-12-09 08:42

收藏

  ?1.(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学记》

  【答案】D

  【三级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解析】

  我国的《学记》(收入《礼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年,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还早三百多年。故选D。

  ABC项:均为干扰选项,不符题意,故不选。

  【来源】2022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十二季)第2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一季)第1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五季)第1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六季)第1题

  2.( )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同时他也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培根

  D.赫尔巴特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解析】

  裴斯泰洛齐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故选B。

  ACD项:均为干扰选项,不符题意,故不选。

  【来源】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一季)第2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六季)第2题

  3.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他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中持( )。

  A.内在学习论

  B.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C.内发论

  D.外铄论

  【答案】D

  【三级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功能-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

  【解析】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代表人物包括:墨子、荀子、洛克、华生。故选D。

  ABC项:均干扰选项,不符题意,故不选。

  【来源】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一季)第3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五季)第4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六季)第3题

  4.中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尤为重要,老师上课时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

  【三级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功能-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

  【解析】

  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身心发展顺序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题干中,“由……到……”体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故本题选A。

  BCD项:均为干扰选项。不合题意,故不选。

  【来源】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五季)第4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六季)第4题

  5.下列概念中,(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A

  【三级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解析】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故选A。

  B项: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不符题意,故不选。

  C项: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不符题意,故不选。

  D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不符题意,故不选。

  【来源】2021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二十季)第4题、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六季)第5题、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二十季)第4题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