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2(六)

教招网 | 2022-12-23 04:46

收藏

  1.和观察法相比,实验法()。

  A.能够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B.是“科学研究的前门”

  C.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获取教育事实数据

  D.应用范围广

  【答案】A

  【解析】

  实验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故选A。

  B项:观察法被称为“科学研究的前门”。不合题意,故不选。

  C项:这是观察法的优点,不合题意,故不选。

  D项:实验法应用范围有限,有些问题难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不合题意,故不选。

  2.当学生打闹过程中,胳膊擦伤并有少量出血点时,教师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清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

  B.用纸巾盖住伤口,按压止血

  C.立即送医院就诊

  D.用薄木板固定伤肢,限制活动

  【答案】A

  【解析】

  只有少量出血点属于轻微伤,教师立即用清洁水清洗伤口,除去污物,然后盖上消毒纱布,按压止血即可,故选A。

  B项:用纸巾盖上伤口容易引起感染(不能是不消毒的纸巾)。不合题意,故不选。

  C项: “立即送医院”属于严重出血时的处理办法,和题干中的“少量出血点”不符。故不选。

  D项:这是骨折的处理方法,不合题意,故不选。

  3.名牌大学毕业的李老师的专业功底非常扎实,但他并没有因此懈怠,仍然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大量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他最常说的话就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是长流水”这说明,李老师的()素养非常强。

  A.知识素养

  B.职业道德素养

  C.能力素养

  D.职业心理素养

  【答案】B

  【解析】

  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大量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都体现了他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故选B。

  A项: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等。不合题意,故不选。

  C项: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不合题意,故不选。

  D项:职业心理素养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等。不合题意,故不选。

  【拓展】

  教师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等。

  4.小雪认为道德行为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面对规则,自己要别人遵守, 自己也得遵守。这说明小雪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C

  【解析】

  可逆阶段(8—10 岁)的儿童不再认为成人的命令是该绝对服从的、道德规则是固定不变的。认为道德行为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系, 我要你遵守, 我也得遵守。故选C。

  A项:自我中心阶段(2—5 岁)的儿童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不合题意,故不选。

  B项:权威阶段(6—8 岁)的儿童认为应该尊重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不合题意,故不选。

  D项:公正阶段(11—12 岁以后)的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平等。不合题意,故不选。

  5.巴甫洛夫研究中发现,经过训练,狗看到红色的光圈会有唾液分泌,看到绿色光圈则无唾液分泌。这说明狗对不同颜色的光圈发生了()。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化指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狗能够区分红色和绿色光圈,说明发生了分化。故选D。

  A项:获得指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不合题意,故不选。

  B项:消退,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最终消失。不合题意,故不选。

  C项:泛化指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不合题意,故不选。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