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2(五)

教招网 | 2022-12-27 20:44

收藏

  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于(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答案】A

  【解析】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包括:墨子、荀子、洛克、华生。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多因素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相互作用论是关于心理发展的一种理论。它是在对遗传和环境都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的普遍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所提出的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故本题选A。

  2.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A

  【解析】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两个平行班测试的成绩基本一致,说明试卷的信度高,故选A。

  B项: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不符题意,故不选。

  C项: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不符题意,故不选。

  D项:测验的区分度又被称为鉴别力,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测验对被试特质差异的区分能力。不符题意,故不选。

  3.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主要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A选项,顺序性强调教育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B选项,阶段性强调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施教。C选项,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D选项,个别差异性强调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故本题选C。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故选D。

  ABC项:均是干扰选项,不符题意,故不选。

  5.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体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

  【解析】

  1904年颁布施行“癸卯学制”,该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的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思想。 故选B。

  A项: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由当时的掌管大臣张百熙起草,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学制系统。虽然正式公布,但是未实施。不符题意,故不选。

  C项:1912年中华民国修订旧学制,颁布“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不符题意,故不选。

  D项: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美国六三三分段法又称为 “六三三制”。不符题意,故不选。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