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谁是发生认识论的开拓者?
对偶故事法是谁提出的?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特征?
你能立刻回答我提问的问题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可以牢记关于皮亚杰的知识。结合在教师招聘中的考察题型,正式进入下面的学习。
一、人物简介
二、理论观点
(一)心理发展实质
1.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2.核心概念:“图式”——①人在认识周围世界过程中,主体形成独特的认知结构。也称为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②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③绝大多数的程序来自遗传,但并非一成不变。如:认识什么是苹果、柠檬、爸爸、妈妈、车。
【判断题】图式是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
【答案】:正确。
(二)认知发展基本过程
过程 | 概念 | 举例 | 分类 |
同化 | 有机体在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中。(是一种量变,而实质没变,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 妈妈教孩子认识汽车后,上课教师提问汽车图片时,学生直接认出这是汽车。 | ①再现性同化: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做出相同的重复反应 ②再认性同化:儿童辨别物体差异借此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③概括性同化: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他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 |
顺应 | 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是一种质变,实质发生变化,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 小学时,学生认识到哺乳动物有毛。到初中了改变了认知,知道了“鲸”也是哺乳动物,但是无毛。 | |
平衡 | 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或者说是个体通过调节机制使认知结构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不断发展的过程。 | ①个体图示子系统的平衡 ②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 ③个体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平衡 |
【单选题】在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做以适应客观变化的行为,被称为( )
A.同化 B.平衡 C.顺应 D.图式
【答案】:C。 解析:顺应的含义是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单选题】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A.尝试与顿悟 B.刺激与反应 C.同化与顺应 D.刺激与联结
【答案】:C。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本质即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并且分为同化和顺应。
【判断题】小明转学到新学校,为了更快融入班级集体,主动学习一些体育运动知识以便和同学们有更多的话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明的行为属于同化。
【答案】:错误。解析:同化是有机体在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实质没变。顺应是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题干含义是个体面对新刺激,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适应刺激,所以小明的行为属于顺应。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发展有四个条件,即成熟、实际经验、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平衡化,前三者是发展的三个经典性因素,而第四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原因。平衡化促进了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和谐发展,并使得成熟、实际经验和社会环境之间处在协调状态。
【多选题】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他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 )
A.成熟 B.自然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平衡
【答案】:ABCD。解析:皮亚杰认为,发展有四个条件,即成熟、实际经验、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平衡化,前三者是发展的三个经典性因素,而第四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原因。
(四)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四阶段 | 年龄段 | 特征 | 举例 |
感知运算阶段 | 0~2岁 | 感觉和动作分化 | |
客体永久性(挡板实验) | 妈妈不在孩子眼前时,孩子不会哭,但是会找。 | ||
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发展 | |||
延迟模仿产生 | 当模仿对象离开现场,婴儿也能够表现出对榜样的行为。 | ||
前运算阶段 | 2~7岁 | 早期信号功能 | 会用“狗”“猫”“车”表示真正的狗、猫和车。 |
自我中心化 | 不能站到别人角度思考问题,常从自己的角度了解和观察世界。 | ||
思维不可逆 | 问一个4岁儿童:“你有姐妹吗?”她回答:“有。”,“叫什么名字?”她回答:“玛丽。”反过来问:“玛丽有姐妹吗?”她回答:“没有。” | ||
不能推断事实 | 给一个3岁孩子红色小汽车,当着他的面盖上黑色的布。继而问小汽车的颜色,他会说小汽车是黑色的。 | ||
泛灵论 | 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宝宝会和娃娃聊天。 | ||
不守恒(量杯实验) | 同一杯水,倒入细长的量杯和粗短的量杯中,3岁的孩子会认为细长的量杯中水多。 | ||
认知活动具体,不能进行抽象思维运算 | 看到什么东西就只能画什么东西。 | ||
不合逻辑推理 | 孩子认为一个人病好了,就什么都好了 | ||
具体运算阶段 | 7~11岁 | 去自我中心化(三山实验) | 看事情可以从他人角度观察和思考。 |
可逆性 | 小学生玩橡皮泥,可以变成各种其他图案后,还能再变回橡皮泥。 | ||
守恒 | 9岁儿童去过几次同学家,能够画出路线图。 | ||
分类 | 小学生在做数学分一分时,能辨别同一类事物,并将其分类。 | ||
序列化 | 小学生能把数学题中已知条件根据大小、体积、质量进行排序,从而方便计算。 | ||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趋于成熟) | 11岁~成人 | 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 | 青少年学习勾股定理时,会结合经验验证其真实性。 |
假设-演绎推理 (钟摆实验) | 青少年会像科学家一样检验假设,以获得最终的逻辑意义上的解释。 | ||
类比推理 | 皮毛对狗就等同于羽毛对鸟 | ||
抽象逻辑思维 | 青少年能理解物理符号 ———密度:ρ(kg/m3) 公式:ρ= m/v (m:质量; V:体积 ) | ||
可逆和补偿(天平实验) | 当天平失去平衡时,在天平两侧加减东西,或者调整力臂长度,使天平重新平衡。 | ||
思维具有灵活性 | 做事情不再刻板,会依情境改变想法态度和做事方法。 | ||
形式运算思维逐渐发展 | |||
反思能力 |
【单选题】小亮去过几次小姨家,能画出具体路线图,小亮处于儿童认知发展的( )
A.前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D。解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去自我中心并进行可逆运算,守恒能力迅速发展。如9岁儿童去过几次同学家,能够画出路线图。
【单选题】某儿童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考虑问题,则该儿童的认知水平处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不能想象独立于他们经验之外的事物,但能考虑多个感知特征,即去自我中心,得出具体问题解决方法。
【单选题】中学生晓霞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摆的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和重量,而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晓霞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解析: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形式运算阶段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假设-演绎推理,典型实验是钟摆实验,即青少年会像科学家一样检验假设,以获得最终的逻辑意义上的解释。
【多选题】心理学家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三座山的模型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求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发现6、7岁儿童描述的景色和他所看到的相同通过实验发现6、7岁儿童思维处于(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自我中心 D.不可逆思维
【答案】:BC。解析:自我中心化儿童不能站到别人角度思考问题,常从自己的角度了解和观察世界。自我中心化属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
【多选题】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具有( )
A.同一性 B.自我中心性 C.可逆性 D.集体独白
【答案】:AC。解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可逆性的心里运算能力,对事物的判断和推理依据同一性原则,即客体的基本属性不变。
【多选题】下列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ABCD。
【判断题】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客体永久性出现在认知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
【答案】:错误。解析: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客体永久性出现在认知发展阶段的感知运算阶段。经典实验室挡板实验。
【判断题】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适宜命题形式进行的。
【答案】:错误。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适宜命题形式进行的。
【判断题】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两到三岁的孩子有意识的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
【答案】:正确。解析:此阶段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具有自我中心化,还不能从他人角度考虑看待问题,总以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一切事物应围绕他转。所以,教会两到三岁的孩子有意识的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
(五)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研究方法 | 对偶故事法 | |
研究对象 |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 |
结论 | 儿童道德发展经历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转化发展过程 | |
关键年龄 | 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 |
四个阶段 |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 规则对其来说无约束力 |
权威阶段(6~8岁) | 他律道德阶段;儿童服从外界规则,依据固定不变的规定准则,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 | |
可逆性阶段(8~10岁) | 自律道德阶段;规则可灵活改变 | |
公正阶段(10~12岁) | 儿童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奖惩非千篇一律,依个人情况进行 |
【单选题】皮亚杰将童年期的道德发展阶段依次划分为( )
A.前道德-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B.前道德-自律道德-他律道德
C.自律道德-他律道德-后道德 D.他律道德-自律道德-后道德
【答案】:A。解析:皮亚杰将童年期的道德发展阶段依次划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单选题】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8~10岁儿童处于那一阶段( )
A.权威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C。解析:8~10岁儿童处于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的可逆性阶段。
【多选题】下列关于小学生道德发展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10岁以下的儿童道德判断基本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B.10岁以下的儿童认为规律是权威人士(教师或家长)制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要严格的遵守
C.10岁以上的儿童基本处于自律道德发展阶段
D.10岁以上的儿童认为判断一个行为不仅要看后果,也要看意向
【答案】:ABCD。解析: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的儿童道德判断主要依据受他人设定的价值标准,即他律阶段。服从权威,机械地遵守法规。10岁以上的儿童大多根据自身的内在标准判断道德行为,处于自律阶段。判断一个行为不仅要看后果,也要看意向。
【判断题】根据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往往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的服从和崇拜,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错误。解析:处于自律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看作同伴之间共同的约定。若所有人同意,规则是可改变的。
以上就是关于皮亚杰的一些常考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