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负性效应是指我们在认识他人的时候,对正负信息形成的印象总是不均等,极端的情绪通常蕴藏一些东西。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十恶不赦,只是当你情绪在其中的时候,总觉得事态很严重,严重到你必须采取一种极端行动,这件事才能过去。而当你走出来再回头看时,却发现那不过是小事一桩。事情本身并没有变,不过是你的视角欺骗了你。负性效应的出现很多时候受个人的消极情绪和视角的影响,换个积极的角度看事物,世界将会更加明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负性效应的是:
A.小军和小明是关系非常要好的同学,经常一起玩乐、相互帮助,一天放学后小军气冲冲地告诉妈妈,因为今天两人争抢玩具时小明没有让给他,他决定以后再也不和小明一起玩了
B.小李是办公室新来的热心员工,每天早上会打扫卫生,为大家泡好热茶,某天早上因为生病了非常难受,小李没有做这些事情,同事们纷纷抱怨他
C.小张从老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了老师的“偏心”,认为受到了老师的忽视、歧视,因而经常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
D.一位男士在等红灯的时候,突然随地吐了一口痰,路过的小陈认为他是个十分不文明的人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认识他人的时候,对正负信息形成的印象总是不均等,极端的情绪通常蕴藏一些东西;
②受个人的消极情绪和视角的影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军因为小明没有将玩具让给他而生气,这一负面情绪使他遗忘了长时间以来两人一起玩乐、相互帮助的正向情绪价值,体现了“受个人的消极情绪和视角的影响”,且产生了“对正负信息形成的印象不均等”,符合定义;
B项:同事们已经习惯于小李的热心帮助,仅仅因为一次的缺位就遗忘了他长期以来本职工作之外的默默付出,属于“对正负信息形成的印象不均等”,符合定义;
C项:小张认为老师偏心、忽视自己,只体现了负面信息的呈现,不明确老师是否有正向积极的关怀爱护行为被忽视,没有体现“对正负信息形成的印象不均等”,不符合定义;
D项:小陈对该男士吐痰的印象很深,却忽略了他遵守了交通规则,属于“对正负信息形成的印象不均等”,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十七季试题题库或最新国考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