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备考资料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2023(8月18日)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 2023-08-21 09:44

收藏

  1.根据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

  2.小朱小时候差点掉进河里淹死,后来他一直都不敢靠近海边,也不敢吃海鲜。根据相关理论,这属于刺激的( )。

  A.获得

  B.泛化

  C.分化

  D.恢复

  3.提出“最近发展区”学说,主张“只有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赞科夫

  D.巴班斯基

  4.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5.如果一个人失败以后,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的归因倾向可能是( )。

  A.能力归因

  B.运气归因

  C.努力归因

  D.任务难度归因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外部动机是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ABC选项均属于外部动机,D选项“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即是说“我”本质上喜欢读书,没有其他原因。故本题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刺激的泛化。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分化是指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作条件反射的获得过程。消退现象发生后,如果个体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恢复。这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被称之为恢复。题干中小朱从害怕河水到不敢吃海鲜,属于刺激的泛化。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维果茨基的教育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包括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赞科夫提出了发展教学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论。故本题选A。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类型。根据有无预定目的、需不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其中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所述是教师利用突然的咳嗽声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败归因理论。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能力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属于外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努力属于内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如果一个人失败后将原因归为运气、任务难度和努力程度,并不会感到灰心丧气和一蹶不振。但是如果一个人失败以后,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的归因倾向可能是能力归因。故本题选A。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