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教师资格音乐《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教招网 | 2023-10-13 20:40

收藏

1.题目:《乘着歌声的翅膀》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过程需体现模唱乐曲主题片段;

(3)用恰当的方法对作品中的诗歌意境进行教学;

(4)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音乐,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恬静、纯净的印度恒河原野迷人景色和浪漫气息。

2.在聆听中想象、体会歌曲中美好的画面,尝试用语言表达;对比独唱、长笛演奏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探究作者内心,走进音乐,感知浪漫。

3.了解欣赏艺术歌曲时应从音乐创作背景、旋律、歌词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欣赏。能用甜美的声音哼唱旋律,感知弱起、弱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欣赏艺术歌曲时,应从音乐创作背景、旋律、歌词等多方面整体赏析。

【难点】

对比独唱、长笛演奏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弹奏钢琴,演唱歌曲《春晓》,唱前请同学们思考: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它是音乐与哪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就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美妙之处,它更能够表现出一种美的意境,使我们展开联想,美妙的音乐应该去诠释美妙的诗歌,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思绪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诗人和作曲家的心中。

让我们一起来听——《乘着歌声的翅膀》,由此引入本节课题。

二、新课教授

1.初听乐曲。听前提问:仔细聆听音乐,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评价学生并总结:速度为中度;情绪为舒缓的、优美的。

2.复听音频,边听边通过多媒体了解词曲作者。

《乘着歌声的翅膀》原为德国诗人海涅所做的一首诗,因门德尔松为其谱了曲而广为传播。门德尔松是德国作曲家,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其他代表作品还有《婚礼进行曲》《仲夏夜之梦》序曲等。

3.赏析歌词,感知音乐

教师引导学生闭上双眼,在安静的氛围中,再次聆听音乐,让纯净的思绪插上歌声的翅膀带着同学进入音乐,聆听后说一说歌曲描绘哪里的景色?都有哪些美丽景色?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评价并总结:描绘了恒河原野的美景,景色里有紫罗兰、玫瑰、白莲花,还有清澈的水波、碧绿的棕榈、月光下的花园,还有善良的羚羊。

4.教师多媒体出示恒河原野图片,一幅由歌声拼成的美景。与此同时教师在音乐的背景下介绍歌曲。

三、巩固练习

1.第三次聆听歌曲,结合多媒体展示单声部乐谱,说说听到的音乐是怎样表达诗的内容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素雅、宁静的意境里透着对美的憧憬,流溢着诗人满腔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跟随音乐,用lu轻声哼唱旋律,同时注意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做到有情感地轻声哼唱歌曲。

四、音乐活动

教师播放长笛版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听前提问:将两种不同表演形式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进行对比,在听觉效果上有哪些异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评价并总结:人声版能直观感知歌曲内容,结合通过想象,在大脑中形成画面,更利于理解音乐表达的内涵;长笛版更具音乐性,但不能直观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提问:谁来总结一下你从今天的学习中学到了哪些欣赏歌曲的方法?获得了哪些启示?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欣赏一首歌曲应从歌曲创作背景为出发点,从歌词、旋律两方面进行直观欣赏;歌曲比器乐作品更易于理解。诗歌是文学的精华,他能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音乐是情感的凝结,美妙的旋律是对内心世界最好地诠释;诗、乐、歌三者结合,更加锦上添花——美妙的诗歌要用动听的旋律去流传,歌声便是最好的载体。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把美好的事物留在你我心中,这是多么浪漫的事情。

2.作业:下课后搜集并聆听优美的歌曲,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六、板书设计

0

关注公众号

  推荐资料: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