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教师资格初中音乐《保卫黄河》教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2023-10-13 22:48

收藏

1.题目:《保卫黄河》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教学过程中体现主题旋律教唱、叹息音调的讲解;

(3)具有有效的师生环节;

(4)展示板书。

【试题解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保卫黄河》,感受歌曲恢弘的气势,体会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决心、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渐树立热爱祖国的意识。

2.通过对于歌曲的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在分组合作轮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此起彼伏的音响特点,逐步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了解《保卫黄河》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并能够以轮唱的方式坚定有力、慷慨激昂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够坚定有力、慷慨激昂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轮唱的形式演绎歌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黄河船夫曲》,并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曲出自哪一部作品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歌曲《黄河船夫曲》是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这首歌曲表达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决心。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黄河大合唱》,感受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的魅力吧。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快速;坚定地)

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是稍快,情绪是坚定有力、富有激情地。

2.作品介绍

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分享《保卫黄河》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属于《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作者冼星海)

教师总结:《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词作家是光未然,曲作家是冼星海,歌曲以黄河为背景,象征中华儿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冼星海被誉为“人民音乐家”,除了有《黄河大合唱》之外,还有《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器乐作品《中国狂想曲》等;光未然也是当时著名的词作家,《黄河大合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3.发声练习

(1)教师出示练声谱例,带领学生发声练习;

(2)提示学生注意音阶上下行力度的变化,演唱时控制音量,保持好吸气的状态。

4.学唱曲谱

(1)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第一声部旋律,教师自己范唱第二声部旋律,学生小声跟唱,熟悉旋律,并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演唱方式?

学生自由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这种演唱方式是轮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的一种演唱方式。

(2)教师带领学生练习轮唱。

①将学生分为2组,左边学生演唱第一声部,右边学生演唱第二声部。

②以“念口号”的方式体验二声部轮唱,比如,念“一二三四”,当第一组念到“三”时,第二组开始念“一”。念“一”时声音重一些,其他声音轻一些,注意力度的变化,感受轮唱此起彼伏的特点。

③经过2分钟练习后,跟随老师的钢琴慢速的学唱曲谱,全班一起学习一声部和二声部。

④教师弹琴伴奏,左边学生演唱第一声部旋律,右边学生演唱第二声部旋律,再次体会轮唱的魅力。

5.填词演唱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提问: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热爱祖国)

教师进行总结:从歌词中的“吼叫、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等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决心,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师指挥,学生们填词练习轮唱,提示学生用坚定有力、富有激情的声音演唱,并注意声部之间的协同配合。

三、巩固练习

完整演唱

教师播放伴奏音频,用指挥手势带领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音乐活动

教师播放钢琴协奏曲选段《保卫黄河》,给予学生10分钟时间,以前后4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歌曲《保卫黄河》和钢琴协奏曲选段《保卫黄河》在背景、主旋律、速度及情绪方面有什么异同点?

小组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两首作品皆以黄河为背景且主旋律一致,其中歌曲《保卫黄河》稍慢,给人以铿锵有力的感觉;而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稍快,澎湃激昂的感觉更加强烈。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本节课通过学唱《保卫黄河》,感受到了歌曲中恢弘的气势,体会了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热爱我们的祖国。

2.作业:课下聆听《黄河颂》《黄河怨》这两首歌曲,下节课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

0

关注公众号

  推荐资料: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