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测辅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辅导

2024国考:逻辑填空题该如何把握“逻辑”?

华图教育卞晓娣 | 2023-11-25 10:21

收藏

逻辑填空题该如何把握“逻辑”?

  2024国考即将到来,相信大部分小伙伴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肯定还有一些小伙伴内心还是会充满焦虑和担忧,对于某些有难度的知识点内容总感觉还没有完全掌握,就我们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门科目来说,相对来说最不好把握的就是逻辑填空题。这个题型主要是考成语和实词的综合辨析,不仅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更注重词汇量的积累,所以很多小伙伴在解答这一类题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跟着感觉走,或者遇到拿捏不准的选项时可能就是全凭运气去蒙,那么这个题型是否是只能凭运气、凭语感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题型。

  在国考当中,就副省级岗位来说,逻辑填空题考15题;就市地级岗位来说,逻辑填空题考20题,所以总体来说,题量是占到约半壁江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逻辑填空题,顾名思义,我们要学会抓住文段的“逻辑”,只有更加客观地去分析语境,才能不被选项牵着鼻子走,才能选出相对客观的答案。那如何才能更加客观地理解语境呢?

  语境中其实有很多表明“逻辑”的抓手,尤其是和空格处形成解释说明关系的句子,经常在语境中会出现,那我们该如何抓住这个解释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几个例题来感受一下解释关系的应用。

  (1)关注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

  【例1】 如果孩子只能在美术课上画画,往往会变得很________:他们总是用同一系列颜色表现同一类主题,画中充斥着令人担忧的“现实主义”,毫无________可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固执 灵气

  B. 刻板 新意

  C. 保守 创新

  D. 单调 理想

  第一空后面出现了“冒号”,说明空格处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他们总是用同一系列颜色表现同一类主题”,也就是“总是重复同一种行为”,所以“刻板”侧重呆板没有变化,能够照应后面这一解释说明的内容,因此通过第一空就可以锁定答案了,这就是标点符号发挥的解释说明的作用。

  (2)关注同义替换词:无异于、类似于、即、意思是、就是、也就是说

  【例2】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态问题只有通过不断重建天人之间的统一才能解决,仅仅赞美自然的原初形态,一味讴歌、缅怀天人之间的原始统一,只能得到某种抽象、空泛的满足,而无法真正解决生态的问题。生态的危机因人而起,也只有通过人自己的合理活动来克服。单纯地由于人的作用导致生态困境而拒斥人的活动,无异于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小失大

  B. 因噎废食

  C. 等因奉此

  D. 因循守旧

  根据空格前出现的“无异于”可知,前后两句话的意思互相照应,因此空格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能因为人为活动带来的某些不利影响就因此拒绝一切人类活动”。故“因噎废食”可以体现这样的意思,两者在语义上相照应,我们在选答案的时候就有了语义的参照,所以当语境中有此类同义替换词语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到。

  (3)关注指示代词:这、其、此、该

  【例3】 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指鹿为马

  B. 削足适履

  C. 自欺欺人

  D. 掩耳盗铃

  空格前的“这”是对前文做法的总结,前文强调“不修正定义,而是‘开除’定义概括不了的事物,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所以该空应体现“不合理地删掉部分事物以适应自己的需要”这一含义。故本题答案应该选择“削足适履”。所以当语境中出现指示代词的时候,我们要关注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根据前后话题的一致性来理解语境的意思,进而选出唯一的答案。

  通过以上几道例题我们可以发现,逻辑填空题的语境还是有一定“逻辑”可循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以这些抓手为突破口,更加全面客观的去理解语境,吃透语境,才能更好地去辨析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