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页展示
图片选自鲁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酸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并掌握酸的通性。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酸的性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归纳能力得到提升。
3.根据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酸的通性。
【难点】浓硫酸的稀释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
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与酸性物质有关的图片。教师引导:食醋、西红柿、柠檬等,大家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还有电动车电瓶里也有一种酸性物质,你知道是什么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知探究
1.认识什么是酸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学生总结酸的特点,酸溶于水之后都能电离出H+,这是所有的酸共同具有的特性。
2.认识浓硫酸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1)认识浓盐酸与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并演示闻气味的方式,学生通过看、闻的方式总结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打开瓶塞会有白雾产生,易挥发;密度大于水。
接下来学生通过看、闻的方式观察浓硫酸的颜色、气味和状态,结合视频总结出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密度大于水;打开瓶塞无现象,难挥发,具有吸水性。
(2)稀释浓硫酸
通过对浓硫酸物理性质的认识,教师演示浓硫酸的稀释操作,并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方式同时说明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的问题。在操作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探究盐酸与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1)探索盐酸的化学性质,学生将石蕊试剂滴入到稀盐酸中观察颜色变化。接下来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将金属镁、碳酸钠、生锈铁钉、硝酸银、氯化钡分别与稀盐酸进行反应并纪录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
(2)师生共同总结酸的性质:酸在溶于水时,都电离出了共同的阳离子——氢离子,正是由于氢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具有以下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酸的通性。
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④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三)巩固提高
请学生针对所做的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补充、点评。
(五)作业布置
总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并说出它们涉及的化学反应,下节课交流分享。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