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页展示
图片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下午好。我是应聘高中化学的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化学理论性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凝练科学方法,建构认知模型,基于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是在能量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更加深入认识化学反应。化学课程中不断学习各类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有其实际意义,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速率、不同的限度。实际生产生活中我们能够依据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调控反应速率,根据我们的需求,快的反应可以让其变慢;慢的反应,依据需求可以变快。体会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控制的。从更深层次体会化学反应的价值和应用。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真正使学生从研究者的角度认识反应,可让学生初步建立基于条件改变控制化学反应的的观念,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实例体会可逆反应存在限度,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核心素养。
2.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能从化学反应限度和快慢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象。
3.体会从限度和快慢两个方面去认识和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认识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化学反应的限度
【难点】化学平衡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教好一节课,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此接下来分析一下我所面对的学生。
学生在高一阶段接触了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酸碱反应等,也逐渐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可以转变成热能、电能等等。除此之外,研究化学反应对于实际生产生活、工业生产还有哪些更有价值的角度和意义呢? 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化学反应的重要价值,帮助学生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速率和限度)。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研究分析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进行调控,不仅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的方法,更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也更进一步明白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反应限度这一块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认为A+B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只要A物质过量,B物质一定会被消耗完。学生没有“化学反应有限度”的意识。如何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反应的限度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要突破学生的前概念,本节课采用“高炉炼铁尾气之谜”入手,让学生带着疑惑,进一步自主分析工业合成二氧化硫的实验数据,结合影响速率的因素让学生自我感知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硫、氧气和三氧化硫三者可以在体系中共存,且含量不变。进一步提出可逆反应的限度的概念。发展了学生证据推理的思想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说教学方法
为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在本节课中我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从导入、新授、巩固、小结和作业5个环节来展开。
(一)复习导入
提问:回顾在此之前学习过的一些“可逆反应”,说明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引导:化学反应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进行的,我们正是据此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提问: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如化学实验、化工生产等),反应物是否会按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变成产物?如果能,是在什么条件下?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意识,为接下来学习新概念、新原理、新知识做好准备与铺垫。
(二)新知探究
1.化学反应的限度
(1)感受化学反应的限度
展示:“炼铁高炉尾气之谜”、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实验数据。
教师引导:①人们发现高炉气中含有相当量的CO。通过分析认为是CO与铁矿石接触时间不够所造成的。于是耗巨资建成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但是尾气中CO的含量竟然没有改变。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提问:请观察500℃,1.01×105Pa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硫、氧气、三氧化硫的量都保持恒定呢?
学生活动:①讨论可逆反应、正反应、逆反应特点。②解释“炼铁高炉之谜”。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工业问题和工业数据,学生展开分析和讨论可逆反应的特点,在之前学习的“可逆反应”概念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转化完全、反应物和产物共存,为接下来认识“化学平衡状态”奠定基础。同时利用科学史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来龙去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引导:可逆反应既然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那么最终能够达到怎样的一个状态呢?可以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来进行分析。
提问: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从速率角度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准确描述化学平衡的特点——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改变,达到表面静止的一种状态。
提示: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都不为0。
设计意图:利用之前分析的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体会学以致用。同时突破易错点。
(3)化学反应限度
引导: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
提问: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物的转化率有何关系?
总结: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转化率。
设计意图: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对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影响,初步认识到通过调控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控制化学反应。
2.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知识调控实际的化学反应。
提问:在化工生产中,理想的化学反应应该是怎样的?可以结合工业制取硫酸、氨气等化学反应进行说明。
学生活动:讨论理想的化工生产。认识到需要进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展示:工业合成氨工业的条件的控制。
学生讨论:从速率和限度角度分析合成氨工业的条件控制的目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形成从速率到限度的控制真实反应的的思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
(三)巩固提高
学生讨论:为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应如何调控燃烧反应的条件?(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如燃料的状态、空气用量、炉膛材料、烟道废气中热能的利用,等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活问题转化成了化学问题,生活经验升华成科学理论。经过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学生会认识到,反应的快慢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科研、环境等息息相关,有利的反应通常适当快一些好,有害的反应则越慢越好。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
(五)作业布置
作业:①课后习题;②寻找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化学反应,了解我们是如何调控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
设计意图:实现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联系生活,体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
五、说板书设计
?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呈现了可逆反应的特点,以及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最后说明了化学反应调控的两个方面。这样图文结合式的板书直观具体,而且与教学思路匹配,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指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