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观所在省份按黄河流向排序正确的是: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A.②③①④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①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以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②项:“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杜甫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锦官城是成都的别名。
③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望岳》,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
④项:“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的曲调名。雁门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综上所述,由于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排序正确的是②①④③项。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事业单位模考,公共基础知识模考,2024安徽公基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第三季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