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能力测试

首页 > 试题资料 > 职业能力测试

下列有关经济学名词的解释,正确的有:A.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

华图事业单位题库 | 2024-01-29 16:16

收藏

  题型:多选题(分值:2)

  下列有关经济学名词的解释,正确的有:

  A.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

  B.基础货币——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

  C.储蓄倾向——指不纳入消费开支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例

  D.萨伊定律——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增加

  答案:A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A项: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A项正确。

  C项:储蓄倾向是指不纳入消费开支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例。它所表示的是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和收入总量之间的比例的发展趋势。有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分。平均储蓄倾向的意义在于,可以静态地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边际储蓄倾向的意义在于,可以动态地判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划分。C项正确。

  因此,选择AC选项。

  要点:

  B项: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国际储备货币,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B项错误。

  D项:萨伊定律主要说明,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D项错误。

  来源: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第三季

事业单位试题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事业单位模考,公共基础知识模考,2024安徽公基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第三季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